2025年春节前后,杭州凭借“科技六小龙”吸引了全国上下的目光。游戏科学开发的《黑神话:悟空》助力文化出海、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在春晚舞台上扭秧歌、幻方量化的DeepSeek震撼国际业界。这些现象级产品接二连三地爆火,甚至引发了“为何是杭州”的疑问。
不得不说,杭州的成功与互联网大厂的溢出效应密切相关。1999年,杭州人马云在家乡创立阿里巴巴,这是杭州科创史上的奇迹时刻。阿里发展迅猛,逐渐形成完整而庞大的数字经济生态,大量软件工程师、创业者、风险投资集聚杭州。2003年,杭州顺势确立了“硅谷天堂、高科技的天堂”的发展目标。10年前的杭州写字楼里挤满了初创企业,尽管绝大多数都淹没在时代浪潮之下,但也为今天“六小龙”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当然,杭州的成功也不能完全归于偶然的运气,其长久以来在制度建设上的努力同样功不可没。杭州自21世纪初便瞄准数字经济赛道,六次迭代动漫游戏产业政策,2017年成立之江实验室,2022年规划千亩AI产业园,形成“算力基建—算法研发—场景落地”的新三角。这种战略定力使杭州避开了“追风口”的思维陷阱,深耕产业链条。
一直以来,杭州政府都以“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为目标服务企业。《黑神话:悟空》开发期间,政府帮忙申领各级奖补以及游戏发行版号,甚至联系食堂和物业公司每天送饭上门;宇树科技急需知识产权保护时,杭州推出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并派专员上门指导。这样“指哪打哪”的政务服务创新,看似微不足道,但在这过程中提供的便利、解决的后顾之忧,对初创企业而言却是极宝贵的。
服务做得好,装备也得跟上。杭州组建科创基金聚焦“投早投小投科创”、创新基金聚焦“投强投大投产业”,目前两大千亿基金批复总规模已超185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约1350亿元,多少企业因此起死回生,宇树科技、强脑科技等都从中受益,这样的“长期主义”思维与某些地方追求短期政绩的逻辑形成鲜明对比。
“杭州六小龙”是时代机遇、制度创新与生态韧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天时难求、地利各异,但人和可为。杭州成功的偶然性提醒我们,每个地区皆有属于自己的天时地利,需要据此选好赛道、抓住时间窗口。杭州对阿里崛起这个契机的饱和开发、对创新企业的诚意服务则说明,只有抛弃急功近利的心态,以长期主义布局产业生态、做好铺垫,才能一鸣惊人。
各地对“杭州六小龙”的“灵魂追问”,透露出对科技创新的渴求,然而必须认识到其中的偶然性,不能盲目复制粘贴,以免陷入“画虎类犬”的境地。追问“为何是杭州”的意义,不是找出标准答案往身上套,而是促进对营商环境优化、长期主义、耐心资本从知到行的变化。
编辑:何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