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牵手文学!文艺名家驻校计划活动走进深圳这所学校

南方都市报APP • 福教动态
原创2025-03-19 12:06

每年10月到次年4月,都有数以十万计的候鸟到深圳湾越冬,履行它们和深圳一年一度的浪漫约定。于是,到红树林观鸟成为无数深圳市民的最爱,这里也成为无数深圳孩子的自然观察和生命体验课堂。

图片

3月13日,深圳市文艺名家驻校计划活动走进福田区景鹏小学,知名阅读写作推广人、深圳市教育学会文字总监、深圳市学生文联秘书长、广东省科普作家协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阅读推广大使谢晨,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红树讲堂”牵头人胡柳柳应邀到福田区景鹏小学,为该校五年级同学开讲“生态文学密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讲座,带来一堂别样的生态教育、生命价值观教育与文学教育大课堂。景鹏小学书记、校长曾曦全程参加活动。

寰宇溯流光 童眸映永恒

活动伊始,景鹏小学听课师生一起观看由福田区文联、福田区教育局联合出品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动画片《时空回眸》和红树林生态保护志愿者、小作家王嘉人《我与黑脸琵鹭的故事》演讲视频,谢晨、胡柳柳对两部作品进行了解读。

据了解,《时空回眸》是一部充满红树林元素的作品,它以“一颗红树种子克服艰难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和“从宇宙大爆炸到生命的诞生”两条故事线,讲述了红树林明星鸟“福鹭”(黑脸琵鹭)鸵着两个少年,穿越宇宙138亿年进化史,见证人类的诞生与成长的故事,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次了解生命的起源与发展、传奇与美好、脆弱与坚韧、责任与担当的体验。

图片

《我与黑脸琵鹭的故事》是红树林生态环保小达人、福田区明德实验学校五年级学生王嘉人在2025元旦举行的深圳青春文学沙龙活动中的即兴演讲视频。王嘉人近年来无数次深入红树林观鸟、研究红树生态、做志愿者,组队创作黑脸琵鹭桌游并在网上售卖,参加各类科创、文创比赛且屡获大奖,目前正创作具有自传色彩和科幻味道的动物小说。

两部视频交融科学与诗意,充满对生命的敬畏,启迪学子守护自然、珍爱生命的信念与热忱。

湿地藏万象 赤子承薪火

活动中,胡柳柳为景鹏学子呈现了一场兼具深度与温度的生态教育课。她依托多年湿地研究经验,通过潮汐律动、候鸟迁徙轨迹等详实数据,解析红树林胎生繁殖的生存智慧;结合招潮蟹与红树共生案例,诠释“谦卑对话自然”的生态哲学。讲座中,她以实地拍摄的珍稀影像、护鸟志愿者纪实故事为媒介,将生物链密码化作可触可感的“湿地图书馆”,引导学生从科学认知升华为生命共情,让生态保护理念悄然扎根童心。

图片

“共生不是征服,而是谦卑的对话。”胡柳柳以招潮蟹与红树的依存为例,阐释自然法则的精妙。她鼓励深圳学子:“用脚步丈量湿地,以真心聆听草木私语,让科学之智与人文之情共筑生态长城。”

笔底生春色 墨染天地心

红树林保护区、深圳湾是深圳人的观鸟圣地,也是深圳孩子与动物朋友、植物朋友对话的最佳场地,还是深圳孩子的写作灵感富矿。2018年,由红树林管理局、福田区教育局、深圳市学生文联共同发起成立红树林青少年文学创作基地,已有33所生态教育、文学教育特色学校获得挂牌。自2024年11月起,一场红树林题材生态写作征文活动正如火如荼展开。此次生态保护与文学讲座,正是应景鹏小学及该校观鸟社、文学社的征文写作指导邀请举行的。

图片

谢晨以“体重管理年”导入,接着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动物小说作家袁博的《内伶仃岛上的猕猴》、福田区华新小学一群爱好诗歌的孩子数年来深入红树林观鸟研学创作《云水童诗》诗集以及福田区下沙小学400多个孩子创作的《校园鸟窝失踪迷雾》,谢晨表示:“红树林生态文学征文选文第一标准是要通过写红树林的动物,红树林的植物,人与动(植)物的故事,传达‘生命如此和谐美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谢晨还提出了“校园文学三个‘三’”理念,他认为经典写作、生态文学与科幻小说已成为深圳青春写作三大流派,并鼓励学生从阅读经典、田野调查与文学想象中汲取灵感,创作兼具“阳光、好玩、硬核”特质的校园文学佳作。“青少年生态文学写作最重要的密码就是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其实,中国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谢晨说。

“黑脸琵鹭如何辨认伴侣?”“以红树林为科幻场景,黑脸琵鹭为主人公,是不是很有意思?”讲座尾声,学子们簇拥台前,争相提问,谢晨、胡柳柳一一解答。据悉,该生态教育与文学教育主题讲座还将深入深圳市多所学校举行。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通讯员 韦国琼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