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人“考公”热潮背后:19家券商减员,国联民生降幅最大

南方都市报APP • 湾财社
原创2025-04-17 17:18
图片

2024年,考公上岸、出国创业、赶赴上市公司担任董秘……“券商人”多元转型路径频频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搜。2025年,券商人“考公”热浪再度袭来,在日前多地发布的公务员拟录取名单中,多家券商从业人员上榜,引起热议。

将聚光灯打向“券商人”转型潮背后,湾财社梳理发现26家已公布财报的券商中,有19家出现了员工总数的下滑,占比达到了73.08%。有资深证券从业人员向记者表示,券商行业人才供给已经过剩,行业竞争激烈,这种情况下跳出投资圈范围进行职业规划的讨论在圈内愈发频繁。

券商从业人员考公“上岸”引热议

日前,各地开始公布公务员录用名单,“券商从业人员”在这波公示名单中频频出现,引起了市场的热议。

4月14日,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公布了2025年度拟录用公务员公示公告(第一批),在这份名单中,出现了4名券商从业人员。

他们4人中,有3人为研究所学历,1人为本科学历,分别来自中信建投证券、东海证券、东方证券、南京证券。从录取单位所在地来看,分别为无锡、常州、苏州、丹阳。

事实上,在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之前,上海市公务员局在4月7日同样公示了上海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第一批拟录用名单。

在这份名单中,有15人的原工作单位为证券公司,他们成功被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员会等工作单位录取。

具体来看,这15人涉及的券商包括中信建投证券、广发证券、国信证券、光大证券、海通证券、华泰联合证券、东方财富证券、国泰君安证券、东方证券、华金证券、太平洋证券、财通证券等12家。

近年来,证券从业人员“考公”早已并非新鲜事。2024年,南都·湾财社曾发表《考公、创业、当董秘……券商人转型背后:17家上市券商减员》对券商转型出路进行梳理,其中甚至有保荐代表人转型驻村第一书记。

在考公之外,创业、跳槽至上市公司也是券商从业人员的常见出路。对于当前券商从业人员的多元化转型,有资深证券从业人员向记者表示,券商行业人才供给已经过剩,行业竞争激烈,这种情况下跳出投资圈范围进行职业规划的讨论在圈内愈发频繁。

19家券商员工总数下降

在“券商人”考公上岸、下海创业等多元化转型的背后,湾财社梳理发现,券商“减员”已成行业现象。

据Wind数据显示,目前披露财报的26家券商中,有19家券商相较于2023年出现员工总数的下滑,占比达到了73.08%。

图片

具体来看,广发证券的员工人数“减员”最多,达到了1063人。在广发证券之后,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国泰海通(原国泰君安)的员工人数减少同样超过了500人。

如果从人员变动的百分比来看,国联民生的人员减少幅度最大,达到了8.95%。其后是国海证券,员工总数减少了8.24%。员工总数减少幅度超过7%的券商还有红塔证券、中原证券、东方财富、广发证券。

值得注意的是,有7家券商逆势增员,其中华安证券、南京证券、浙商证券的增员人数较少,分别为18人、19人、56人。

华泰证券、东方证券、中国银河、招商证券4家券商的增员数量较大,分别为306人、314人、676人、692人。其中,招商证券的“增员”幅度达到了5.42%,在26家券商中增幅位列第一名。

在从业人员变动的背后,南都·湾财社梳理发现,头部券商的人均薪酬出现分化。据wind数据显示,中信建投、中信证券、中金公司、招商证券的人均薪酬均出现下滑,不过招商证券的下滑幅度仅为0.54%,整体情况与2023年相当。

华泰证券、东方证券、中国银河、广发证券、国泰海通、东方财富、申万宏源则出现了人均薪酬的上涨。其中,广发证券的人均薪酬涨幅达到了10.70%。

面对券商从业人员“考公”热潮,有业内人士指出,新生代金融从业者更加注重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在市场环境、工作强度与工作薪酬的综合考虑中,会重新评估职业价值。当下券商人才饱和,竞争激烈,这将对新生代金融从业者的职业选择产生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券商进一步优化人才配置。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吴鸿森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