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阳台积灰成日常?
窗户长期紧闭
晾晒衣物被迫“室内阴干”……
近日,奥一新闻注意到
有网友通过深圳论坛反映
宝安区一建筑工地拆除房屋
施工未采取降尘措施
导致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一起来关注
建筑工地拆除房屋
施工未采取降尘措施
近日,有网友通过深圳论坛反映,宝安区西乡街道高业七路智汇创新中心北侧工地存在施工扬尘污染问题。
据网友留言内容显示,该工地在拆除作业期间未采取有效降尘措施,导致周边区域粉尘弥漫,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住宅阳台每日积尘明显,窗户长期无法开启,衣物晾晒需在室内阴干。
网友同时指出,现场建筑垃圾未及时清运且未采取防尘措施,仅靠单一方向的洒水进行降尘。
周边位置示意。
奥一新闻进一步检索发现,网友投诉工地为大湾区总项目部西乡街道20号线二期征地拆迁项目第二批拆除工程,于2024年12月已开工,施工单位为中交天航南方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图源:天航信睿
拆除项目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计划拆除91栋建筑,拆除面积约284557.31平方米,基底面积约51715.42平方米。待拆建筑以框架结构为主,钢、砖混、铁皮结构为辅,包含厂房、办公楼、住宅楼等。
据此前公开资料显示,深圳地铁20号线二期途经福永、航城、西乡、新安街道,终至机场北站,全长24.8公里,计划2028年开通。而该网友反映区域就位于宝安区西乡街道高业七路附近,该工地附近建筑多有工业园区、产业园。
已对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
下发整改建议书
针对网友反映情况,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宝安管理局于日前回应表示,经核查,投诉的对象为西乡街道20号线二期征地拆迁项目第二批拆除工程,位于宝安区西乡街道高业七路附近,建设单位为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办事处,施工单位为中交天航南方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已在深圳市宝安区住房和建设局备案,目前处于拆除房屋、破碎清运建筑废弃物阶段。
主要产生噪声的设备为炮机、挖掘机、粉碎机等。产生扬尘的缘由,主要是拆除房屋及破碎作业过程中,未采取100%湿法施工导致。
资料图,图文无关。图源:IC photo
2025年4月22日11时20分,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宝安管理局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时,该项目正在进行施工作业,现场易起尘物料未进行100%覆盖、易起尘作业面未100%湿法施工。上述情况,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宝安管理局已分别对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下发整改建议书。
☛ 施工单位要求如下:
1.施工单位应及时清运建筑废弃物,未能及时清运在施工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取防尘网100%进行覆盖。
2.拆除及破碎作业过程中,必须100%湿法作业。
☛ 监理单位要求如下:
监理单位应当做好扬尘污染防治监理工作。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施工单位有违反扬尘污染防治要求或者未按照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停止施工的,应当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
下一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宝安管理局执法人员将加强对该处工程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如发现环境违法行为将依法严格处理。
去年2月实施扬尘防治新标
深圳严格落实“六个100%”要求
奥一新闻记者注意到,深圳市住房建设局依据《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技术规范》《房屋拆除工程扬尘防治技术规范》等相关文件,修订发布《深圳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提高施工围挡、环境品质等扬尘防治标准,以图集等形式科学指导参建各方落实扬尘防治标准。
工地扬尘防治严格落实“六个100%”要求,对建筑工地参建单位责任落实不到位、防治措施落地不严格以及监管督促不坚决等问题迅速抓好整改,切实做好工地扬尘防治工作,该“标准”于2024年2月正式实施。
图源: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1.施工围挡及外架100%全封闭:工地须按照全市统一的标准设置围挡,做到连续、坚固、稳定、整洁、美观,并在施工围挡上周圈安装喷淋设施。工地外脚手架须按规定安装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密实封闭。
2.出入口及车行道100%硬底化:工地出入口、主要场地、道路、材料加工区须按规定进行硬底化,并定期对路面进行冲洗,保持路面干净整洁。
3.出入口100%安装冲洗设施:工地出入口须按规定配备车辆自动冲洗设备和沉淀过滤设施,保证出工地车辆的车身、车轮、底盘冲洗干净后方能上路。
4.易起尘作业面100%湿法施工:工地内干燥易起尘的施工作业面须洒水维持表面湿润。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围挡和其他易产生扬尘污染的部位须安装固定喷雾、喷淋装置,拆除工程、基础施工及土方作业工地须每1000平方米配置一台移动雾炮设施,单个雾炮机覆盖半径不小于30米。
5.裸露土及易起尘物料100%覆盖:裸露泥地须覆盖防尘网或者进行绿化,做到边施工、边覆盖、边绿化;水泥、石膏粉、腻子粉等易起尘物料应采用专用仓库、储藏罐等形式分类存放。
6.出入口100%安装TSP在线监测设备:工地出入口应按规定安装TSP在线自动监测设施,接入全市统一监测平台,并配备电子屏装置,即时公开监测数据。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蔡诗妍
编辑:蔡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