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难险新”的春风隧道主线通车!代表委员连连点赞

南方都市报APP • 奥一新闻
原创2025-05-27 13:23

翘首以盼的春风隧道主线,揭开其神秘面纱,于2025年5月27日正式通车。

春风隧道主线通车后,形成“春风高架+春风隧道”立体交通走廊,与现状春风高架共同构成罗湖区南部东西向复合通道,将有效改善滨河大道沿线春风高架段因车道数不匹配所造成通行能力折减严重问题,承担罗湖区中长距离过境交通、原春风高架地面承担沿线片区交通集散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待春风隧道项目全线通车后,特别是随着后续罗沙路改扩建工程、新秀立交等项目建成投用后,将实现多项目联动改善南环快速路系统的交通通行效率、提升市民出行体验、推动深港融合、提升整体路网通行能力。

春风隧道工程具有“大难险新”特点

春风隧道“单洞双层”盾构隧道彰显深圳在交通基建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攻坚克难的魄力。据项目工作人员介绍,工程具有“大难险新”等特点。

该人士分析称,“大”是隧道采用当时国内在建最大直径15.8米盾构施工;“难”在盾构全长3603米,地层复杂,下穿11条断层破碎带,部分地层围岩强度最高达173兆帕,堪称“地质博物馆”,盾构掘进时间约四年半;“险”是隧道在城市主城区繁华地段施工,沿线老旧建筑物多,同时穿越地铁、铁路、口岸等敏感区域,工程建设难度及风险居世界同类型工程前列;“新”作为单洞双层隧道,采用上下层互通消防救援模式、隧道东、西侧各设置了一套空气净化系统。

图片

图片

图片

多项目联动下,区域"逢峰必堵"局面有望缓解

在深圳市中心城区的现状快速路网系统中,滨海大道、滨河大道、上步路高架、春风路高架、沿河南路构成“南环”快速路系统,其中春风高架段由于车道数不匹配、道路线形指标低,极易造成交通拥堵。

在春风高架上下游路段,滨河大道为双向8车道,设计速度80km/h,沿河南路为双向6车道,设计速度60km/h,而作为连接滨河大道与沿河南路的春风高架,仅有双向4车道,设计速度仅为30km/h,车道数与车速都无法匹配上下游道路,形成了“高峰必堵”甚至“平峰也堵”的结构性“肠梗阻”问题。此外,春风高架段受用地、周边建筑等限制,断面的压缩及较低的线形指标,大大降低了道路通行能力,导致该路段常态化拥堵,饱和度达到1.2,道路已不能满足现有的交通量需求,已成为区域最拥堵的路段之一,大大降低了南环快速系统的运行效率。

春风隧道正式投用后,春风高架与春风隧道构成“地上+地下”复合通道模式,复合通道共计双向8车道,将匹配“南环”快速路系统车道数,从根本上对结构性“肠梗阻”解套,以往高峰期的过度饱和、常态化拥堵情况将有效改善,通行能力将得到一定提升,预计可达到快速路平均水平,总体饱和度基本可接受,有望缓解春风高架“逢峰必堵”局面。

交通部门特别提示,春风隧道主线通车初期,会有大量体验车流,司机朋友对隧道通行规则也还不太熟悉,可能会出现拥堵情形,请市民朋友理解,尽量错峰出行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区域交通的整体改善需要依靠多项目联动。在春风隧道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随着罗沙路改扩建工程、新秀立交等项目建成投用,将整体改善南环快速路系统的交通通行效率、提升市民出行体验、推动深港融合、提升整体路网通行能力。

图片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交通专家点赞春风隧道

“隧道的通车彰显深圳基建创新实力!”听闻春风隧道主线通车的消息,深圳市人大代表陈雄英连连点赞。

陈雄英代表称,春风隧道主线的通车是深圳城市建设的又一里程碑,其“单洞双层”设计、超大直径盾构技术以及智慧化管理系统,充分体现了深圳在交通基建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攻坚魄力。这一工程不仅有效缓解了福田-罗湖片区的交通压力,更以科技赋能城市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升级提供了示范样板。

同时她建议进一步优化配套措施:一是加快剩余路段施工,确保全线早日贯通;二是深化智慧交通应用,推动隧道监测数据与城市交通管理平台实时联动;三是统筹优化周边路网,提升整体通行效率。她期待春风隧道全面投用后,为深圳打造“交通强国”标杆城市贡献更大力量!

深圳市政协委员吴滨,几乎每天驾车都会经过春风隧道施工现场,用他的话说,他对这条隧道通车的期盼已变成一种执念。

“这条单洞双层的隧洞建好了会是一副啥尊容?通行的速度能满足城市快速流转的要求吗?将会有哪些科技狠活与管理创新为市民通行保驾护航?“……遥想当年春风隧道早期建设,他常与交通部门、施工单位多次交流。也在一次次交流中,他得知社会各界关注的有关春风隧道的上述问题,政府部门、规划设计和建设单位早已找到解决的诀窍,那就是创新思维和大量采用先进技术,例如将盾构机的科技含量直接拉满,导入InSAR卫星遥感与BIM数字建模,通过AI辅助决策与智能识别构建最聪敏隧道。打通春风路堵点,让隧道成为城市交通运行快速键,就是他们矢志不渝的追求。

现如今,春风隧道主线通车,整个工程有望年底全线完工。春风隧道,规划落地,照进现实,吴滨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有感而发的他还写了篇《寄语春风隧道》,字里行间透露了他对春风隧道的特殊情感。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副总经理、交通规划博士、高级工程师杨宇星表示,春风隧道的建成投用将缩短深圳东部地区与罗湖、福田、南山等原特区的联通效率,对促进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扩大内需战略背景下,深圳依托东部大鹏半岛、盐田海滨栈道等山海资源禀赋,旅游休闲需求持续升温。作为连接深圳核心区与东部旅游带的交通动脉,春风隧道的建成投用将显著提升区域通达性,激活消费潜能。

杨宇星表示,春风隧道通过立体交通走廊设计,将有效缓解东部路网结构性“肠梗阻”。但通车初期可能出现“幽灵堵车”现象——即无事故或无道路障碍的情况下,交通流出现停滞。当车流接近饱和时,驾驶者对新线路的好奇、路径选择迟疑等行为,可能引发连锁刹车反应,形成短时拥堵。“交通网络系统接入新通道后存在动态磨合期。”杨宇星指出,市民朋友宜以发展眼光看待拥堵情况,“让子弹再飞一会”,待通行规则普及、车流稳定后,这条战略通道对深圳路网升级的长期效益将充分释放。

文/乔锐 刘正方

图/刘正方 刘彦辰

推广

编辑:林紫雯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