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两江先行区”蓄势待发,龙江镇擘画文旅发展新范式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佛山
原创2025-05-27 22:39

顺德龙江,一座兼具千年文脉与现代活力的城镇,再次站上了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

5月27日,顺德“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区文旅产业项目推介大会在龙江镇左滩甘竹滩洪潮发电站榕树广场前举行。龙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俞飞燕现场推介五大重点文旅项目,涵盖生态休闲、潮玩商业、工业复兴、土地开发及文化活化等领域,10多个合作项目现场签约,标志着龙江文旅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图片

生态产业化:从绿水青山”走金山银山

甘竹滩项目的打造集中体现了龙江镇的生态发展哲学。

作为龙江镇的生态金名片,这里,坐拥74公顷不通航稀缺水域资源,其得天独厚的水域条件堪称大湾区水上运动开发的黄金水域。如今,龙江镇将稀缺水域转化为水上运动黄金赛道,让世界灌溉遗产“桑园围”成为文旅IP;将工业遗存改造为潮流空间,实现了“生态保护-文化挖掘-产业导入”的闭环。数据显示,改造后的洪潮发电站园区成功引入执着咖啡、舍曼、富茶饮等知名品牌,已带动节假日日均客流超5000人次,彰显“绿水青山”的市场吸引力。

此外,根据园区发展规划,12栋建于70年代的职工宿舍和独具西江风情的海鲜街将进行全面改造升级,打造成为集时尚设计、潮玩文创、特色美食和高端民宿于一体的综合文旅空间。同时,原历史文化展馆也将转型升级为现代潮流展厅,实现工业遗产保护与当代生活方式的完美融合,让历史与现代和谐共鸣。

空间再生产:1.5级开发模式重构城镇生长逻辑

如果说甘竹滩是龙江的“生态客厅”,领尚中心则是龙江的“活力心脏”。作为“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商贸地标,领尚中心以15万平方米的体量、1200个停车位,打造全龄段沉浸式消费场景,覆盖主题餐饮、潮玩体验、文创零售等七大业态。商业体总可招商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写字楼总可招商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

在空间布局上,本阶段龙江镇推出的7宗444亩地块采用创新性1.5级开发模式,涵盖商业综合体、文旅配套、生态休闲等业态,既解决了传统土地开发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又为市场主体提供了试错空间。东华南路地块衔接高品质住宅区与生态公园,天湖森林公园地块嫁接运动康养业态,每个地块都精准匹配区域功能需求。这些地块,是龙江向投资者伸出的橄榄枝,更是“环两江先行区”战略落地的关键载体。

值得关注的是,龙江镇将职工宿舍改造为时尚空间的案例,也展现了如何通过微更新激活集体记忆,使空间再生产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媒介。

文化认同构建:从“本土化”出发的文旅共同体打造

龙江的厚重,藏在老街旧巷里;龙江文旅的发展,基于文化认同的产业生态。

据了解,朝阳农场以“餐饮+潮玩体验+产业服务”为内核,涵盖特色民宿、儿童乐园、运动基地等业态,瞄准大湾区年轻消费群体,强化朝阳农场“知青印记”。此外,数据显示,2024年左滩酱鱼节活动两天累计吸引游客超8万人次,带动左滩村内的商户超150万元收益。新街in77、新闸咖啡、ABC咖啡等新潮打卡点,撬动社会资金投资超过2000万元。今年五一假期,全镇累计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带动消费超1200万元。足以窥见,“本土化”ip的市场影响力。

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也让龙江的故事代代相传。从朝阳农场"青春奋斗"IP的塑造,左滩非遗酱鱼文化节的培育,再到晚清建筑的龙江克勤堂民居群的维护,都在强化龙江镇乃至顺德区文化的当代表达。这种"政府搭台、市场运作、民众参与"的共创模式,使文旅项目超越了简单的经济功能,成为凝聚社区认同的社会载体。

图片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环两江先行区”是佛山市2025年重点战略,旨在整合西江、北江资源,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样板。龙江作为顺德唯一纳入核心区的镇街,承担“桥头堡”使命,其文旅产业升级对全区具有示范意义。“用地有保障、规划有远见、服务有温度。”现场,俞飞燕以郑重的承诺,邀请“城市合伙人”共饮发展“头啖汤”。

采写:南都记者 王倩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