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林敏儿 通讯员 蒋蒙 近日,位于深圳福田梅林街道的A Park深圳数字艺术公园捷报频传——由JC界汐设计操刀改造的这座文创地标,在第十四届国际空间设计大奖“艾特奖”中斩获商业建筑设计·全球五强,并荣获纽约建筑设计奖城市更新与改造类别金奖,成为城市更新与文化再生领域的国际关注焦点。
这座由90年代老电子厂房蝶变而来的新兴文化地标,不仅是设计美学的胜利,更是城市记忆、人文温度与创意活力的完美融合,映照出梅林街道在城市更新进程中的独特探索与实践成果。
被时间遗忘的厂房,如今站上世界舞台
坐落于深圳福田CBD后花园的A Park,其前身为建于1994年的港资企业成丰电子有限公司,曾登上全国工业进出口额500强,在见证了深圳制造业的繁荣发展后陷入沉寂,在它30岁之际又迎来了“新生”。2023年底,它以全新面貌重生,在梅丽路9号悄然“上线”,迅速成为深圳最具人气的潮流文化聚集地之一。
JC界汐设计团队通过“公园+商业”的空间策略,在保留原有红砖、混凝土结构、输水管等工业记忆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美学与功能再造,打造出一个既具空间张力又富有生活温度的城市公共空间。A Park借鉴了国外社区公园的概念,改造成一个包含漫氧公园、红砖小镇、发条工厂、美丽营地、有戏内院、设计公寓和艺术酒店的社区型一站式综合体。首层漫氧公园的各种茶饮、咖啡和餐酒吧,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品尝出生活的滋味。再往上走一层,就是设计成了小复式的楼层结构红砖小镇,这里每家商铺都像独立的小天地,可以随心穿梭、自由探索。作为策展式主理人社区,A Park自带的社群光环吸引了一大波年轻人,来这里寻找同频的兴趣搭子和新的社交圈子。
JC界汐设计创始人也是该项目的主持建筑师黄懿说,“A Park试着找回那种自由开放、建筑与城市没有边界的烟火气和公共属性。用‘反商业’的逻辑来摆脱传统单一的商业行为,用‘轻公园’的形式来营造松弛感和公共性,构建一种模糊边界回归生活的精神场所,打造极具想象力的公园式非标商业,激活旧的建筑空间,让情绪价值转化为商业场景。”A Park运营公司总经理高俊文这样描述这一项目的核心价值,“我们不是在改造空间,而是在重构人与城市的情感连接。”
两项国际大奖,为“梅林样板”加冕
A Park此次获得的艾特奖(Idea-Tops),被誉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大奖”,本届评选共收到来自全球75个国家的7026件参赛作品,竞争异常激烈。而纽约建筑设计奖作为国际建筑领域的重要奖项,其“城市更新与改造”金奖则进一步印证了A Park在空间转型与城市叙事方面的高度。
此次获奖是继2024年获得由深圳市政府发起、设立的国际化专业设计奖项——2024深圳环球设计大奖“鲲鹏奖”以及“2024 BETTER FUTURE欧洲设计奖金奖”之后,再次获得的国内外两项重要荣誉。
这些荣誉不仅代表设计层面的认可,更彰显了A Park作为城市更新样板,在全球设计语境中所释放的文化价值与情绪能量。
文化更新,如何“唤醒”城市记忆?
A Park的改造不仅止于建筑美学的重塑,更深层次地完成了空间形态、文化内容与生活方式的三重革新。
白天,园区内年轻人三三两两围坐在宠物草坪,野餐、喝咖啡、闲聊。作为新晋宠物友好和骑行友好公园,在这里就连狗子也有自己的“社交圈”。街区两侧则是各类主理人品牌店与艺术手作空间交错生长,形成极具审美张力的生活街区。而入夜之后,电音派对、咖酒文化、艺术灯光便轮番上演,打造出“潮流不夜城”的都市氛围。
更值得一提的是,以“郎朗音乐世界”IP为核心的文化演出,正悄然改变着园区的气质与底色。自开园以来,A Park已陆续举办多场“四季音乐会”公益性演出活动,让高雅艺术在日常生活中“听得到、走得近”。此外,园区还不定期推出露天电音派对、周末手作集市、萌宠市集等特色文化活动,为城市注入一份松弛而诗意的生活方式。今年“六一”开馆的深圳首家麦麦博物馆,更以其童趣与互动性成为亲子打卡新地标;作为今年文博会的分会场,园区还迎来了国际数字艺术大师GIL BRUVEL的中国首展、艺术工艺精品展、非遗传承人技艺展示等高水准展览,让世界艺术与在地文化在此交融共振。正如梅林街道办主要负责人所言:“梅林的朋友们无需远足,在家门口就可以邂逅诗和远方。”
城市更新不只是“换皮”,更是“焕心”
A Park的成功,是一场由街道、设计方、运营方多元协同推动的文化焕新实验,也是梅林街道推进人产城融合发展的具体成果。
“我们不是简单地拆旧建新,而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共生路径。”街道办负责人表示,改造过程中,项目团队坚持保留古树名木与原始结构,在“时空穿越”中完成空间的文化再造。同时,街道引入“主理人+情绪价值消费”的招商逻辑,引进了以郎朗音乐世界为代表的文化品牌,持续策划文化活动,实现“场景+内容”的双轮驱动。
过去的一年多,A Park以令人惊艳的“松弛感”,吸引着一批又一批都市青年驻足,也吸引着众多创意商户入驻,形成文化与商业、空间与内容的良性互动。“欢迎时尚达人们,下班来最‘city’的梅林,寻找属于你的精神栖息地。”该负责人笑言。
人文,是最强的吸引力
当城市更新不再只是经济数字的增长,更注重文化价值的生成与人文感的提升,一个个像A Park这样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便成为吸引人才、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支点。
如今,A Park不仅成为本地人“遛娃、养宠、消磨时间”的好去处,也吸引着来自湾区各地的文创青年、音乐爱好者和文化旅人。富有创造力的社交市集、舒适的人宠环境与“邂逅式”音乐艺术体验,让这片空间成为数字时代都市人情绪价值消费的重要出口。
对于梅林街道而言,A Park的蝶变,既是一次成功的旧改范例,也是一次关于城市温度、文化归属与未来生活方式的深度回应。接下来,街道将持续推动文化与营商环境融合发展,以A Park为支点,打造更多“有质感、有温度、有归属”的城市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