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7月15日,珠海市医保局组织召开医保数据定向发布活动,贯彻落实国家和广东省医保局关于常态化开展医保数据发布的工作要求,赋能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
珠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王玲萍在致辞中表示,医保数据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民生承诺,一头连着群众的健康福祉,此次医保数据发布既是“数据赋能”的起点,更是“协同共进”的新篇,并对本次发布会寄予了良好祝愿和殷切期望。
会上,珠海市医保局发布了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珠海市医保基金收支运行情况,住院医疗费用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支付方式改革情况,以及2024年市内住院医疗费用DIP清算结果,并对医保重点指标进行通报和解读。此外,会上还公布了医保数据线上发布平台,并进行了现场操作演示,进一步促进医保数据互通共享。
发布会现场。
数据显示,珠海市医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DIP支付方式改革成效呈现“三增两降”。
在DIP可分配额方面,2021-2024年,DIP可分配额从23.38亿元增长至28.7亿元,充分保证了全市参保人看病就医需求,全力支持了医院高质量发展,提高了医保基金的管理绩效。
在DIP清算中二级及以下医院基金支出占比方面,2021-2024年,二级及以下医院基金支出占比从12.70%提高至17.45%,通过医保支付杠杆,有效调动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积极性,促进了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在医院CMI值方面,2021-2024年,三级医院CMI平均值从1.13提高至1.17,反映了全市三级医院收治疾病的技术难度及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此外,2022-2024年珠海参保患者次均住院医疗费用由1.29万元降至1.11万元,降幅13.95%;个人费用负担由3475.02元降至2821.25元,降幅18.81%,切实减轻了患者医疗费用负担,人民群众医疗保障获得感增强。
广东省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锦汤对珠海市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全面阐述了医保数据工作组的重要意义,并要求医保部门要把医保数据定向发布打造成政策赋能“放大器”和医保工作“金招牌”,全力抓好医保数据常态化发布工作。
据悉,此次珠海市医保数据定向发布活动,不仅是“晒数据”“亮成效”,更是以数据为纽带,打通医保、医疗、医药信息壁垒,推动医疗机构从“被动管理”向“主动治理”的突破性转变,更好赋能全市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珠海市医保部门将建立常态化医保数据发布机制,建好、用好医保数据线上发布平台,进一步增进医保部门与医疗机构的互动实效。全市各定点医疗机构要做到“用数据说话、按数据决策”,通过医保数据分析结果,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政策,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共同推进“健康珠海”建设。
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综合处副处长张蔚,广东省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锦汤到会指导,珠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王玲萍出席活动并致辞,会议由珠海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程智涛同志主持。珠海市医保局、珠海市财政局、珠海市卫生健康局、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珠海市医保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及全市定点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医保分管领导、医保办负责人共160余人参加。
“珠海大健事” 栏目出品
统筹:南都记者 王靖豪
课题组成员:张景淞 曾奎达 韦锐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