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百千万工程”三年见成效:耕海牧岛,再造城乡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珠海
原创2025-07-16 14:23

一条养殖工船改写渔业版图,一片水乡民宿激活沉睡资源,一群港澳青年“洄游”创业——珠海以改革破题城乡融合,西部崛起、海岛生金、镇村蝶变的故事正加速上演。

图片

7月15日,2025年珠海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吹响攻坚号角。作为“三年初见成效”的决胜之年,珠海以“重点在西部、特色在海岛、着力点在镇村”为路径,推动城乡要素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集成”。

珠海市委书记陈勇在会上表示:“要激活全域发展活力,就是要挖掘县镇村既有资源的价值空间,这其中最核心的工作在于推动改革和创新,没有改革和创新的支撑和推动,就无法对既有资源进行有价值的深度挖掘。”

向海图强,蓝色经济跃升新能级

碧波万顷的海域之上,无人机群掠过“伶仃牧场1号”养殖平台精准投喂,实时数据传回岸基控制中心。

不远处,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已进入建设冲刺阶段,这艘斥资2.6亿元、长155.8米的“移动牧场”,配备12个智能养殖舱,年产能最高达5000吨,相当于陆地5000亩鱼塘产量。

图片

这作为珠海耕海牧渔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项目之一,正以科技硬核力量改写传统渔业版图。在这里,金鲳鱼、章红鱼等高附加值海产得以在接近自然的环境中生长,品质与效益同步跃升。这种深远海、智能化、高密度的工船养殖模式,不仅突破了近海养殖的空间与生态瓶颈,更代表了现代渔业向“蓝色粮仓”转型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随着“伶仃牧场1号、2号、3号”顺利下水,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加快建设,“珠海造”深海养殖装备走向全国,全国首个“1平方公里”现代化海洋牧场样板区已经“跃然海上”。据统计,2025年一季度渔业实现开门红,全市水产品总产量约10.22万吨、同比增长6.4%,产量增速居全省前三。

图片

与此同时,在离岸七十海里,曾因采石满目疮痍的三角岛正见证生态奇迹。三角岛通过垒石护岸、沙滩修复、林相改造等系统性治理摇身一变重披绿装,如今全岛复绿裸地24万平方米,修复沙滩4.14万平方米。

这座全国首个“公益+旅游”无居民海岛,如今累计接待游客超6万人次,更以湖泊整治及生态修复案例入选自然资源部“国家级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为全国海岛开发树立标杆69。生态红利直接转化为经济动能——2025年“五一”假期,万山区高端酒店入住率达99%,旅游综合收入5416万元,同比激增117%32。

沉睡资源苏醒,水乡焕发新颜

岭南的冬天,阳光和暖。在斗门镇斗门村深潭村(自然村),一栋栋农房外墙粉刷一新,白色主色调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村头巷尾、房前屋后,新砌好的花园小巧而精致,赏心悦目。这便是村民黄亦荣的家。“干净又美观,迫不及待地想请朋友来家里坐坐、喝喝茶。”

如今外墙改造完成,一家九口人日子过得更为舒心。经估算,农房“升级”所需费用,从市场价格的227元每平方米,降低至150元每平方米,节约超30%。

图片

这一切归功于珠海聚力攻坚农房风貌提升。今年,珠海市制定《珠海市推动农房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配套措施,出台《珠海市乡村“通则式”规划管理规定》,健全“选图报建、按图施工、对图验收”闭环机制,按照“五要素”管控新报建、改造农房超1100栋。

在莲洲镇,全省首个村级闲置农房托管运营中心将破败老屋变身高品质民宿,7个试点村通过出租、入股等方式盘活闲置资源,村民户均年增收2.3万元。

港澳青年“洄游”,注入创新活力

北山村拥有200年历史的“满堂街”茶文化基地里,香港学生梁慧华正屏息凝神,潜心研学宋代点茶技法,并尝试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业。

图片

与此同时,澳门青年孙振鸿创立的“濠机荟”无土蔬菜品牌,将有机生菜送上澳门食肆的餐桌。这些正是青年“洄游”珠海乡村创新创业的生动缩影。

“我是澳门人,我的合作伙伴是香港人,如今国家有新政策,大湾区有新定位、新机遇,我们认为这是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的好机会,将公司品牌定为‘濠机荟’,寓意着在大湾区发展的‘好机会’。”孙振鸿表示。

近年来,珠海持续强化人才要素,优化实施“珠海英才计划”,建立健全驻镇专员、产业村官、驻岛规划师、自然资源镇村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同时,珠海深化组团纵向帮扶,制定青年人才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开展“十大返乡创业青年”评选活动,深入开展“百会进百村”“高校联区镇”、青年“繁星计划”“创美庭院”巾帼行动、工会助力等行动。据统计,122个商协会与珠海市122个乡村结对,帮扶金额近6000万元。

未来,珠海将进一步引导企业、群团、青年人才、村民群众等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百千万工程”,广泛动员港澳力量在珠创新创业、入乡发展,凝聚更广泛合力。

采写:南都记者 赵雨琪 实习生 韩佳琪

*图片来源网络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