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宽南中大桥、改造放马互通,广中江高速将对接狮子洋通道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5-07-29 12:01

南都讯 7月29日上午,狮子洋通道与广中江高速公路衔接段项目(下称“衔接段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预计2027年通车。

拼宽南中大桥为双向八车道

衔接段项目西起广中江高速南中大桥中山侧,东侧在南沙区大岗镇对接狮子洋通道起点,路线全长2033米,包含拼宽改造桥梁2座、改造放马枢纽互通1处,此外同步实施南沙区桂阁大道西段465米道路改造工程。

图片

广中江高速南中大桥。

此前狮子洋通道与广中江高速并未直接对接,且狮子洋通道为双层十六车道(单层双向八车道)设计,广中江高速为双向六车道,双方车道数不匹配。为实现两条高速顺畅衔接,提高路网通行效率与行车安全,需对衔接段实施系统性改造。

南中大桥的改造是衔接段项目的重点工程。为避免“宽渠接入窄管”,项目将对南中大桥进行拼宽改造,即在现有桥面两侧各拓宽2.25米,最终实现双向八车道通行,与狮子洋通道(上层)相匹配。同时还将对放马枢纽互通进行功能性升级,即对主线进行线型调整,拆除新建,由双向四车道改造成双向六车道,拓宽部分匝道车道,以优化车流转换。

图片

放马互通立交。

广中江高速穿越广州、江门、中山、佛山四市,全长约67公里,与狮子洋通道实现对接,可进一步提升中山、江门等珠江西岸城市与东莞、深圳等东岸城市的通行效率。

提前两年开展技术攻关

“我们希望为世界同类工程提供中国方案。”广中江高速总工程师罗新才介绍,南中大桥改造是世界首例中央索面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拼宽工程,现有的斜拉桥改扩建工程,大多是“另起炉灶”,在旁边新建一座桥。斜拉桥的直接拼宽利用,类似于“就汤下面”,其结构复杂,拼宽方案在国内外尚无先例,要面临新老结构协同受力、新材料适配、施工工艺创新等世界级技术难题。

衔接段项目由南粤交通广中江高速负责建设,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和中铁大桥局集团担纲设计施工。项目团队提前两年组建技术攻关小组,联合国内顶尖桥梁科研力量开展专项研究。

经上千次试验验证,项目团队突破拼宽结构设计、钢斜撑锚固等核心技术瓶颈。项目还在施工前搭建1:1实体模型进行全流程模拟,从模型制作、安装到加载测试结束,总共历时8个月,最终形成成套解决方案。

图片

南中大桥工艺性试验1:1模型施工现场。

中铁大桥局集团项目负责人朱军表示,团队已实现从结构设计到智能装备、从新材料应用到绿色施工的全链条技术突破。此次拼宽创新采用“驮架式”体系,应用轻质超高性能混凝土等新材料,在确保原桥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结构扩容”。

狮子洋大桥主塔建设高度过半

今年以来,狮子洋通道全面进入建设高峰期。7月29日,世界最高双层悬索桥——狮子洋大桥东主塔完成T32钢壳节段吊装,至此东、西主塔建设高度均过半,达171.1米,为明年上半年桥塔封顶、项目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狮子洋通道项目为超大型跨海多层复合公路通道工程,全长约35公里,上下双层共16车道,包含主桥狮子洋大桥和两岸引线工程,是粤港澳大湾区又一重大工程。

作为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狮子洋大桥共有东、西两个主塔,塔高342米,相当于110层楼高,采用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单个索塔由62个钢壳节段和6道钢横梁构成,由中交二航局和保利长大公司负责施工。

截至目前,狮子洋通道建设有序推进,狮子洋大桥锚碇正进行锚固系统施工,主塔预计年内突破200米;东、西高墩区引桥工程下部结构施工已全部完成,将进入顶推支架施工新阶段;引桥工程正架设预制梁,逐步转入上部结构施工。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蒋臻 通讯员 粤交集宣 白小辉 雷健 张政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