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气与精致感,福田这条网红大道如何兼得?

南都N视频APP · 奥一新闻
原创2025-07-29 22:10
图片

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道有一条年客流量高达1.27亿人次、年销售额超150亿元的网红大道——节日大道。当各地游客举着手机直播购物,当夜市的霓虹亮到凌晨两点,这150亿年销售额背后的繁华商圈与庞大人潮,无疑对福田街道的基层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福田CBD的烟火气与精致感,如何在方寸之地达成微妙的平衡?7 月 17 日,奥一网“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调研团走进福田街道,通过实地走访,深入了解街道基层治理的创新经验做法,挖掘超大型城市基层治理的“福田样本”。

图片

走访现场。

治理困境:流量狂欢背后市容考题

福田区节日大道,这个位于城市核心区域的 “流量担当”,平日里便是热闹非凡,节假日更是人山人海。2024年节日大道日均客流量达到30万人次,总销售额突破150亿元,夜间接待游客流量亦达到5500万人次。如此庞大的人流量,在带来繁荣商业氛围的同时,也给街区治理带来了诸多棘手难题。

交通乱象是城市治理的 “老大难” 问题。八大商圈车流量大,停车空间有限,交通拥堵严重。商圈频繁进出的电动自行车,乱停放的共享单车,进一步加剧了交通混乱,特别是中心四路被非机动车拥堵导致难以通行。周边居民吐槽道:“一到周末,这附近就堵得水泄不通,出个门都得提前规划好久。”

800x450_688841357ac54.jpg?X-Amz-Content-

整改前。

800x1067_6888413535751.jpg?X-Amz-Content

整改后。

噪音扰民也成为居民投诉的焦点。节日大道沿线商业、餐饮、娱乐业态丰富,各类商家为了吸引顾客,纷纷使出浑身解数,音响声、叫卖声交织在一起,到了夜晚也难以停歇,周边小区的居民深受其扰,“晚上想安静休息都难,孩子写作业都被影响,希望能管管。” 有居民无奈地表示。

环境卫生压力同样不容小觑。大量的人流带来了海量的垃圾,尤其是在美食街区,小吃摊周边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环卫工人即便加班加点清扫,也难以跟上垃圾产生的速度。有环卫工人诉苦道:“每天都要清理好几吨垃圾,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可还是感觉清理不完。”

除了这些,街区业态的复杂性也增加了治理难度。商业、餐饮、娱乐等不同业态经营时间各不相同,管理需求也大相径庭。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实现精准管理,成为摆在福田街道面前的一道现实且紧迫的难题。

问题根源直指三重矛盾:

夜间人力难匹配

夜经济黄金时段,管理却在“打烊”。晚上十点后,管理力量从256人骤降至49人,如同“潮水退去后露出的礁石”,夜市陷入管理真空。

基层“小马拉大车”

非机动车乱停放是典型的“小马拉大车”难题。街道、社区作为基层“属地”,直面问题却缺乏有效的执法权限和强制手段;而拥有执法权的交通管理部门,其力量配置和关注重心往往难以精准覆盖到商圈内部。这种“条”“块”之间的协同壁垒,使得基层网格员常常陷入“看得见、管不住”的窘境,疲于奔命地“打地鼠式”清理,却难以触及问题源头。

管理参差不齐

PA MALL、领展中心城开展“焕新行动”,品牌商户门面光鲜亮丽,外摆有序,经营环境显著提升。咫尺之遥的购物公园酒吧街噪声污染屡遭投诉,金中环商务中心周边摊贩占道经营、管理失序的现象偶有发生,成为精致氛围的“撕裂点”。

破局之道:“一核三化七有”编织治理密网

面对重重挑战,福田街道党工委实施商圈消费提档升级“四大工程”并将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一核三化七有”基层治理模式深化运用在节日大道,以党建为引领核心(一核),“智能化”“网格化”“标准化”为抓手,打造24小时精彩街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党建引领:“一核”驱动治理效能

福田街道党工委推动机关党支部、社区党委、CBD商圈党委、商圈物业党支部等力量下沉网格,把支部建在治理一线。党员成为网格中的“定盘星”,他们不仅带头示范,更有效汇聚了业务资源在网格融合,引领社区工作者、物业人员、环卫工人、市容巡查员乃至志愿者拧成一股绳,共同参与市容环境治理。

福田街道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构建“三化”(智能化、网格化、标准化)支撑的基层管理服务体系,重点解决“七有”中网格划分功能不清,网格员超负荷运转,网格化治理不精准,网格化管理标准模糊,事件处置流程不统一,处置结果缺实效,治理督导检查不到位等问题。

图片

岗厦社区组织执法队、物业、网格员巡查节日大道。

网格化:责任落到每块地砖

福田街道将该街区划分为8个商圈36个精细网格,每个网格都配备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市容巡查员、环卫工人以及绿化工人。无论是环境卫生问题、安全隐患排查,还是商户经营秩序维护,他们都能第一时间发现并迅速处理。执法队与领展中心城物业组成工作专班,开展夜间整治行动,500余宗占道经营被清理。

针对非机动车乱停放难题,福田街道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科学划分了“三区”(即外卖员停放区、内部工作人员停放区、市民停放区),并充分调动社区网格员、商场物业、市容巡查员及共享单车企业工作人员的力量,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非机动车停放及文明劝导标准培训,引导非机动车规范停放,有效改善了该区域的交通秩序,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吸引更多游客前往消费。“以前电动车乱停乱行问题很难解决,现在有了网格化管理,责任明确到个人,我们能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网格员小张说道。

针对夜间乱摆卖顽疾,执法队与物业组成夜间执法专班,开展占道经营治理与流浪乞讨救助“零点行动”,累计出动1800人次,清理占道经营等500余宗,立案处罚11起,疏堵结合引导摊贩文明摆摊。正如福田区人大代表周白羽所见:“每个网格都是治理的神经末梢,看得见人、找得到主心骨。”

智能化:给街区装上“不眠之眼”

智能化是治理效率提升的关键。福田街道在节日大道试点引进了3台先进的无人清扫设备、15台快速保洁车辆、10台小型高压清洗设备和16台小型扫地车。这些设备不仅有效释放了人工劳动力,还填补了夜间作业的空白。

图片

无人清扫设备。

更厉害的是,新增的市容环境巡查车辆配备了AI识别摄像头以及投入一台巡查无人机,通过扫描街景,系统实时识别垃圾堆放、占道经营等问题,自动派单到责任人手机。AI摄像头与巡检管养平台相连,能够快速识别并处理问题,形成了高效的工作模式。

“过去靠人腿巡查,现在靠算法预警。智能化管理让我们的工作更加科学、高效,能够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有效提升了治理效能。” 福田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工作人员介绍道。

图片

无人机巡查。

标准化:一把尺子量到底

标准化则是治理质量的保障,撑起了烟火气的安全边界与品质底线。从摊位设置到路面清洁,从交通安全到噪音治理,福田街道按照《市容环境行走检查清单》标准5大类62条细则开展日常的巡查工作,确保经营有序,环境美观。

图片

作业标准化巡查。

同时,各大商圈夜市的卫生保洁和安全作业也必须遵循统一标准,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的夜市外摆街区。在此基础上,街道还积极倡导商圈开展各具特色的夜市活动,满足市民和游客多样化的夜间消费需求。当管理尺度统一,“潮汕生活节”“日咖夜酒”等20余场主题夜市才能既保留烟火气,又不失“国际范”。

图片

节日大道“五一”国际劳动节活动盛况。

专家视角:在秩序与活力间找平衡点

调研团实地走访福田节日大道,真切感受到了“一核三化七有”治理模式带来的显著变化。街道干净整洁,地面几乎看不到垃圾,环卫工人定时清扫,垃圾桶摆放整齐且清理及时。商户经营有序,占道经营、乱摆摊等现象不见踪影。在交通方面,虽然人流量依然很大,但道路通畅,车辆有序行驶,电动车、共享单车摆放得整整齐齐。

在一处美食街区,食客们尽情享受美食,热闹非凡,但却没有以往嘈杂混乱的感觉。商家们自觉遵守经营规范,降低音响音量,垃圾也及时清理。“现在街区管理得这么好,我们生意也更好做了,顾客也更愿意来。” 一位美食店老板笑着说。

深圳市政协委员连樟文对福田街道的治理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福田街道作为深圳市中心城区的一个街道,不仅维护了城市的形象,还在基层治理中主动拥抱新技术,推动了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他注意到治理的“人情味”:“街道统筹物业、商户、外卖平台共建共治共享,让执法不再是冰冷开罚单。”他同时提醒:既要保持“一尘不染”,也要呵护“市井烟火”,平衡点考验治理智慧。

图片

深圳市政协委员连樟文点赞无人清扫设备。

福田区人大代表周白羽也对节日大道的精细化管理表示赞赏。她认为,节日大道的管理模式不仅给市民和游客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体验,还展现了深圳的活力、潮流文化和温度感。她建议,未来应更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一些反复性的基础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强文明倡导,让市民和商贩自觉遵守管理制度。

奥一网副总编辑陈璐璐则从媒体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她表示,福田街道的“一核三化七有”治理模式不仅通过科技赋能,做到了从“事后补救”到“事前预防”的转变,还充满了治理温度。群众有意见“看得见、找得到”责任人,治理充满了人情味,这正是“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走到线下的关键闭环。

她还从福田街道的创新实践看到了“流量密码”的维系之道:科技赋能是“硬核”,为治理装上了智慧的“大脑”;基层温度是“内核”,用“绣花功夫”将关怀注入城市的“毛细血管”;文明倡导是“升华”,让高品质的空间引导人、塑造人,最终形成治理共同体。这三者的融合,恰是节日大道从“网红”走向“长红”的秘诀。

超大城市治理的福田启示

福田街道 24 小时精彩街区 “一核三化七有” 治理模式,是超大型城市基层治理的一次大胆尝试和崭新实践。它直面街区治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以创新思维和务实举措,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治理路径。当端午消费额同比飙升60%,当香港游客用脚投票持续北上,节日大道的实践昭示着超大城市治理的新路径:科技赋能不是替代人力,而是解放人力去做更有温度的事;网格治理不是权力分割,而是构建责任共同体;统一标准不是扼杀个性,而是为多元活力搭建舞台。

福田的24小时精彩街区证明:最好的城市治理,既要保留“人间烟火”的温度,又要彰显“文明城市”的质感。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蒋清君

拍摄:奥一新闻记者 彭峥 刘正方 刘彦辰(部分图片由福田街道提供)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