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湾区好戏推荐:跨越东西方文化的艺术盛宴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娱乐
原创2025-08-06 15:03

这个8月,华南舞台将迎来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盛宴。

意大利音乐剧《神曲》以震撼交响乐重现但丁史诗,赖声川《宝岛一村》用眷村故事诉说时代乡愁,陕西方言话剧《白鹿原》演绎关中大地半个世纪的家族沉浮。俄罗斯默剧《斯拉法的下雪秀》以暴风雪唤醒童心,阿加莎经典《无人生还》以升级舞美营造窒息式悬疑。话剧九人《对称性破缺》探索科学与人生命题,粤语版《天色》则以本土化对白解构英伦社会裂痕。

从沉浸式3D投影到先锋肢体语言,这些作品以多元艺术形式,带领观众体验一场关于人性、历史与想象力的精神之旅。

意大利音乐剧《神曲》

 

图片

演出日程

8月7日—10日 广州大剧院

8月22日—24日 深圳滨海艺术中心

音乐剧《神曲》取材于意大利诗人但丁·阿利基耶里的同名诗篇。诗歌《神曲》是开启欧洲文艺复兴、奠定意大利语的文学巨著,也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意大利音乐剧《神曲》,是全球首部且唯一一部改编自但丁·阿利吉耶里同名诗篇的作品,以音乐剧的形式对《神曲》再发现、再挖掘和再创作,曾获得“但丁协会金奖”“2019年、2020年度意大利最佳音乐剧”等奖项。

但丁在《神曲》中描绘了人类灵魂中最深刻的面貌,揭示其罪恶、弱点、恐惧和执念。这部不朽的作品以跨越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旅程,带领观众探索一个历经7个世纪却永不过时的领域。音乐剧紧扣这一寓言式旅程,展现但丁在道德与政治混乱时代寻找自我的过程。舞台上但丁的形象仿佛是他思想的具象化,而整部作品犹如一卷画轴在舞台上生动展开。

图片

音乐剧《神曲》通过语言表达和创新技术,不仅重现了但丁诗作的永恒魅力,还让观众深入体会意大利文化遗产的深度与广度。这是一场关于灵魂、爱与救赎的旅程,让观众在观赏中重新思考人类的精神追求与生命意义。这部备受赞誉的巨作以多次售罄的成绩征服了意大利多个城市的主要剧院,口碑爆棚,吸引140多万观众观剧。

但丁笔下恢宏的想象世界,在导演安德烈亚·奥尔蒂斯(Andrea Ortis)的精心构思下跃然舞台。由马可·弗里西纳(Marco Frisina)创作的震撼交响乐配乐,将古典与现代编曲巧妙融合,能够突出歌剧中最为激烈与戏剧化的时刻。

图片

舞美设计恢宏且充满动态感,通过大幅投影包裹舞台,营造出逼真而沉浸式的环境。这些由维尔吉尼奥·莱夫里奥(Virginio Levrio)制作的3D投影,使但丁的场景变得触手可及,例如地狱的火焰、天堂的明亮光球或炼狱的嶙峋岩石,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诗人描绘的异世界之中。

话剧《宝岛一村》

图片

演出日程

8月8日—9日 深圳保利剧院

《宝岛一村》是著名华人戏剧家赖声川与著名影视制作人王伟忠强强联合推出的经典剧作,讲述了眷村居民从渴望归乡到最终扎根宝岛的生活变迁。剧本源于编剧王伟忠对儿时生活的回忆,以及对25户家庭上百个真实故事的提炼。台湾演员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赋予了角色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该剧以三个普通家庭为主线,讲述了1949年因历史变迁而离乡背井的人们在中国台湾建立眷村、组建家庭,并经历三代人乡愁的故事。通过高度戏剧化的手法,将眷村中三个家庭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个体命运与时代集体记忆的深刻联系。

图片

《宝岛一村》不仅是一部关于眷村生活的记录,更是一部跨越时代、文化与情感的史诗。剧中通过复刻的眷村场景、笑中带泪的台词和音乐与情感的共振,让观众沉浸于这段历史之中。无论是眷村中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还是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光芒,都让人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温暖与力量。自首演以来,广受好评,豆瓣评分高达9分。

该剧用戏剧诉说着一个时代的缩影,与《如梦之梦》《暗恋桃花源》并列为赖声川最经典的三部话剧作品。而这段跨世纪的历史、那代人的乡愁故事,在剧场一讲就是十余年。其间,有人长大,有人离去,也有人一直都在。

图片

如今,《宝岛一村》的“一代”村民们带领赖声川的剧团—上剧团开启巡演,上剧团的年轻们将和前辈们一起,把这个关于乡愁的故事带给更多的观众,把这个故事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话剧《白鹿原》

图片

演出日程

8月15日—16日 广州大剧院

8月20日—23日 深圳保利剧院

话剧《白鹿原》是根据陈忠实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制作,是中国话剧史上的里程碑之作。该剧以陕西关中地区的白鹿村为背景,讲述了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近半个世纪的恩怨情仇,展现了中国农民在民主革命进步与封建传统文化交织下的复杂关系。

《白鹿原》通过白嘉轩、鹿子霖等主要人物的命运,反映了从清朝末年至二十世纪七80年代的社会变迁。剧中不仅有家族间的恩怨情仇,还有对封建礼教、民主革命、抗日战争等历史事件的深刻描绘。这些故事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宏大的历史画卷。

图片

话剧采用地道的陕西方言,使观众能够更真实地感受到关中大地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氛围。舞美设计融入了时代、地域、风情、民俗等元素,舞台布景如窑洞、庙宇、牌楼等栩栩如生,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氛围。演员们通过“歌队”形式呈现关中村民的形象,配合秦腔老腔的音乐,增强了戏剧的感染力。

图片

《白鹿原》是陕西人艺“茅奖三部曲”之一,也是陈忠实生前唯一认可的改编作品。该剧从筹备到演出,得到了陈忠实的大力支持,并在第六届国际戏剧学院奖中获得“中国话剧新巅峰之作”的称号。

《Slava's SnowShow斯拉法的下雪秀》 

图片

演出日程

8月6日—10日 深圳滨海艺术中心

8月13日—17日 佛山琼花大剧院

“雪是最洁净的东西,好比你的心。就像在一个干净纸上,诗人用自己的诗歌来表现这种洁净,蕴含了惊恐、幸福、喜悦、哀愁、兴奋、微笑、狂喜等所有的情绪。”—斯拉法·波卢琳

《Slava's SnowShow斯拉法的下雪秀》是俄罗斯丑角大师斯拉法·波卢琳(Slava Polunin)的惊世之作,带你进入一个震撼而梦幻的世界。

图片

整场剧没有一句台词,全是通过主角丰富的动作,与观众积极互动,还有恰到好处的舞台效果来完成的。肢体表演和经典音乐的完美融合,带给观众的不仅是欢笑,还有更多的深思。

该剧1993年开演至今,已经走遍了全世界40多个国家,200多座城市,为全世界热爱艺术的人们挥洒“狂风暴雪”!而斯拉法也借由这部经典巨作被封为了当今世界上最棒的丑角之一!

图片

演出的高潮是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它铺天盖地袭向在场的观众。当猛烈的暴风雪从舞台向观众席刮来的时候、“狂风”与“暴雪”迎面而来,雪片打在脸上时,如果你眯着眼睛往台上看:暴风雪中主角逆风而行被风吹倒,拂去脸上的雪站起身继续前行。

在斯拉法的巧妙手法下,《斯拉法的下雪秀》总为观众带来接连不断地惊喜,他对戏剧的掌控与舞台运用的深厚功力,总让最单纯的元素和手法,魔术般地化为深入人心的感动,不仅紧紧抓住每位观众的神经,更唤醒了所有人心底那孩子般的纯真与无忧无虑。

图片

当蜘蛛网、大雪球、暴风雪靠近你,这些情节会瞬间带你进入非凡的童话世界里。这时候你平时不经意的幻想成真了,神奇的“魔法”都出现了。

正如斯拉法所说:最大的感动与惊讶都在剧场里。

话剧《无人生还》

图片

演出日程

8月22日—23日 东莞玉兰大剧院

8月29日—30日 深圳保利剧院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举世公认的“推理女王”,103种文字,157个国家出版,总印量仅次《圣经》。《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阳光下的罪恶》《捕鼠器》等都是她的代表作。

阿加莎·克里斯蒂以奇特的构思开创了“暴风雪山庄模式”,指在完全孤立的地方出现连环杀人案,场景密闭而集中,把人性的互相猜忌和气氛的压抑放大到极致。阿加莎总是能巧妙解决“封闭”的谋杀案,比如《尼罗河上的惨案》中的过夜游轮和《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火车车厢。而《无人生还》作为这一模式的开山之作,更是把物理空间的隔绝利用得淋漓尽致,至今依然无法逾越。

图片

该剧舞台布景将还原在英国舞台公演的写实风格,让观众能体验感受到推理话剧生活化的表演和身临其境的惊悚悬疑。在营造悬疑气氛上,《无人生还》展现出东方式的恐怖美学特征,从心理上层层推进,激发人对未知世界和未知命运的惊悚感。

在去年的演出中,《无人生还》进行了第四版舞台升级,这也是舞台剧的最大亮点之一。在保留20世纪30年代的Art Deco(装饰派艺术)的线条块面组合基础上,原本独立于房屋内的壁炉被按在了楼梯底下,烟囱则位于楼梯后方的立柱内,以往占据实线中心的大吊灯在这次的舞台上弱化了许多,由增强纵深的透视线条与一楼天花板形成的螺旋结构取而代之。重要元素的变化更好地回应了情节需求。

图片

在这一版的舞台设计中,将空间围合在折角楼梯联通向上的二楼空间,如同漩涡般让人无法逃离,同时也使人物关系的交流有了更多的层次与变化,侧向的玻璃窗将暴风雨的拍打投射到了另一侧的墙面上,光影延伸交织在一起,加剧惊悚气氛和压迫感。

话剧《对称性破缺

演出日程

8月16日—17日 广东省友谊剧院 

“对称性破缺”是一个科学概念,也是对命运的隐喻。

三位物理学家,叶启荪、吴大有、瞿健雄,他们各自的人生看似交集有限,却因“科学”二字而紧密关联。从民国十三年到21世纪,从长衫到西装,从少年到苍老,从开宗立派到风雨飘摇,从一颗星到一片海。

图片

科学的难题或有迹可循,命运的困境始终如谜。

《对称性破缺》是话剧九人民国宇宙中最具诗意的一部话剧。整部作品由“恒星”“棱镜”“宇称”三个篇章组成,它们彼此独立,亦相互勾连。叶启荪、吴大有、瞿健雄三位科学家在数十年的光阴间游走,既追问科学的答案,亦求解人生的难题。

图片

有别于《春逝》的精巧,无论是在时间跨度、剧情容量还是舞美体量上,《对称性破缺》都显得更为庞大。三位演员一人分饰多角,将40多名角色呈现在舞台上。从懵懂孩童到耄耋老人、学界泰斗到贩夫走卒,他们推开象牙塔的大门,带领观众步入广阔而丰富的世界,展现大时代下不同人物的命运浮沉。

《对称性破缺》的舞台设计,致力于把晦涩的物理概念转化为生动可感的艺术意象。例如剧中拉曼实验的片段,通过后台技术配合,光的散射现象将在舞台上被具象化为绚烂的彩虹光谱。

图片

《春逝》中时间的尺度,在《对称性破缺》中则化作游标卡尺,成为舞台的视觉中心。它不仅象征着科学的秩序,亦标示着岁月的迁移。除此之外,为了契合时代的风云变幻、动荡不安,灯光将配合舞美展现“剧场造云术”。让观众置身剧场空间内,亦可见宇宙星云流转。

话剧《SkyLight天色》

图片

演出日程

8月29日—30日 深圳滨海艺术中心

《Skylight》由英国剧作家大卫·海尔(David Hare)编剧、曾获奥斯卡三次提名的斯蒂芬·戴德利(Stephen Daldry)导演的作品,最初于1995年在英国国家剧院制作,之后“转战”伦敦西区剧院和百老汇,曾先后获得“奥利弗奖最佳新创话剧奖”及“第69届托尼奖最佳复排话剧奖”等众多殊荣。

图片

这是大卫·海尔首次尝试的室内剧,从客厅里的对话展开,着眼的却是整个社会。大卫的创作初衷是有感于当时英国政府将企业家立为社会标杆,认为从事公共事业的教师、医生、护士等无足轻重。该剧通过一对爱人的命运如何因各自不同的价值观而改变,折射了当时甚至当下的社会现状。

这次的粤语版,由香港名导司徒慧焯担任复排导演,王菀之翻译并出演,携手谢君豪和李琛瑜主演,以全新制作登陆全国舞台。在王菀之翻译的这版《天色》中,对白和语言风格更追求本土化,部分英文台词被保留,让观众仿佛跟随演员走入了伦敦的冬夜。

图片

2023年首演至今,《Skylight天色》再打磨升级,呈现2025新版本,全新舞美赋予了这场激辩新的叙事空间。打通的房间、下不停的雪、空气中的尘埃和陈旧的家具,让人真实地置身于此。冲突被具象化,一切想法和争执暴露无遗。观众说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紧张的情绪!”每一次光与影的交织,都如同一次人生选择。灯光暗起,你会发现,舞美和台词一样,极简但没有“废话”,一切就在眼前发生。既还原了大卫·海尔(David Hare)简约而纯粹的室内叙事空间,又处处体现这场关系中的分裂与博弈。

舞蹈剧场《春之祭》

图片

演出日程

8月29日—31日 广州大剧院

江苏大剧院的原创舞蹈剧场《春之祭》是一部融合了经典与现代艺术的舞蹈作品。

该剧以20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巴黎为背景,聚焦艺术家群体的艺术探索与精神追求,融合了舞蹈、音乐、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该剧的创作灵感来源于1913年留法艺术家的精神,试图通过艺术探讨现代性与社会关系的议题。

图片

《春之祭》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多重创新点,采用非线性叙事,通过八个篇章展现艺术家群像,打破传统线性叙事结构;舞台设计以三角形为主,结合多媒体投影,构建多重空间,增强视觉冲击力;融合现代舞与戏剧肢体表现,突出“献祭”主题的精神张力;作曲家刘彤改编斯特拉文斯基原作,融入印象派、现代派及民族乐派元素,丰富作品层次感。

图片

自首演以来,获得了广泛好评。观众普遍认为该剧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引发观众对艺术、社会与人生的思考。该剧的演出阵容强大,包括导演李超、编剧崔磊、舞美设计胡艳君等众多艺术家共同打造。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李春花 

图:主办方提供、官方网站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