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坪山街道坪山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深入落实“人大+综治”联动工作机制,打通公园路(新生路)至东纵路“断头路”,缓解居民“出行难”问题。
针对居民诉求恢复公园路(新生路)至东纵路通行受阻问题,人大坪山街道工委迅速组织坪山社区人大联络站,联合街道平安法治办、坪山派出所开展联合接访。接访中,居民称当初修建东纵纪念馆地铁站时,公园路(新生路)被水泥墩垫高并加装围挡,导致该路成为“肠梗阻”,也成为私家车辆乱停放和“僵尸车”的聚集地,严重影响居民通行和应急救援车辆进出。居民打通该段“断头路”的诉求日趋强烈。
群众诉求就是“冲锋号”。在深入了解居民意见建议后,人大坪山街道工委当即牵头坪山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与社区综治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坚持“抓早抓小抓源头”,第一时间通过“发令单”机制(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激活“人大+综治信访调解”联动模式,组织坪山区交轨中心、交通运输部门、交警大队、地铁施工方、街道办、远香村等11家单位召开协商议事会,共同为问题“把脉开方”。
经现场调查及议事协商,各方一致同意短期内由地铁施工方对临时停车场区域抬高路面进行斜坡改造,保障车辆正常通行;待交通运输部门完善道路标识标牌后,交警部门将加强巡查执法;长期则将结合东纵路改扩建工程,对该路段进行系统改造,彻底打通这一段路。
在各单位的大力推动和周边居民的共同参与下,公园路(新生路)至东纵路“断头路”顺利打通,路面标识线规范施画近日完成,赢得居民点赞。
据了解,今年6月,人大坪山街道工委在街道综治中心设立人大代表联系点,创新搭建起代表与群众的“连心桥”。每月定期组织代表进站接访,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精准收集社情民意。目前已成功推动化解高频民生诉求、离婚调解等多起信访案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
接下来,人大坪山街道工委将持续深化“人大+综治”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推动代表联系点常态化、规范化运行;通过聚焦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民生领域痛点堵点,精准发力、靶向施策,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更多民生问题从“解决一件”向“办好一片”拓展,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坪山街道“百千万工程”建设,为促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坪山、和谐社区贡献人大力量。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曾海城 通讯员 陈禄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