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幽魂闯入摇滚酒吧,一曲Rap拉满粤剧年轻态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5-08-11 10:01
图片

用我手,书写剑道,

道可道,非常道。

道行浅深,天注定,

任生灭,心仍清。 


人生似一缕云烟,

纵许多骤变相贯穿,

看世间法道变迁,

妙法根源护千年。


浊世间生出气息,

方演化无形为有象,

形态相倾中某天  看穿!

幻化中改写意识,

可变化无常和有常,

矛盾双方相贯穿  挽牵!


8月初的广州演艺新空间·疆进酒,一连6天晚上,超维幻境小剧场粤剧《倩女幽魂·约》在这里开Show,一段人鬼情未了的故事被穿梭于Live House广东粤剧院一众青年演员演绎得入木三分,这时,卫道士“燕赤霞”唱Rap“空降”,其中“人生似一缕云烟”四句更因用了古曲《妆台秋思》而引得全场大合唱……

图片

超维幻境小剧场粤剧《倩女幽魂·约》在Live house里开Show。

95后观众小森在演员谢幕后仍难掩激动,“从未想过粤剧能与电子节奏如此完美交融!那种身临其境的‘燃’与艺术创新的惊艳,让人忍不住要尖叫!”一名60后戏迷在接连观看了4个晚上后直接竖起了大拇指:“原本以为接受不了这样的新花样。结果被这摇滚混搭、靓女帅哥们征服了!”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信息资料中心主任于琦则在朋友圈分享道:“Live house搭戏台,酒吧里赏粤剧。真的应了彼得·布鲁克所说:I can take any empty space and call it a bare stage(我可以选取任一空间,称之为空荡荡的舞台)。小剧场粤剧《倩女幽魂·约》是舞台演艺的突破与探索,也是向戏曲传统观演关系的一种‘回归’。希望主创的创意与思考能将这部戏引向更新更远的境界。”

超级幻境——

三生魂约,打破“第四堵墙”

南都记者了解到,小剧场粤剧《倩女幽魂·约》取材于中国古典小说集《聊斋志异》之《聂小倩》——一段观众耳熟能详的爱情传奇。只是这一次的演绎却与以往大相径庭。冷雨荒郊的兰若寺换成了城市角落里的忘川酒馆,索命女鬼姥姥化身冷艳老板娘,青红皂白四鬼魅成了美貌女侍应,驻唱歌手聂小倩怀抱着无弦箜篌吟唱着《长相思》,等待转世的爱人宁采臣前来赴约。

南都记者现场观演发现,演员们表演时会出现在演出场地的各个角落:T台、观众席间的酒桌、观众席外的吧台、二楼走廊,也会绕着观众席走动,偶尔还会与观众互动。“我们打破了剧场的‘第四堵墙’,”该剧的编剧和导演莫非对此次大胆创新之举信心满满,“当宁采臣的转世之人坐在酒桌前,聂小倩的箜篌声穿透千年而来,观众也成了忘川酒馆的座上客。”她还透露,这出戏最Cool的是故事有三个不同的走向,每天演出前10分钟由现场观众投票决定大结局。“结局一是俗世的圆满,结局二是平生的夙愿,第三个结局是永生的守望。这样的设计既是对原著主题的延伸,也是基于对当代观众情感需求的考量,三个结局分别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内核——这本来就是一部悲欣交集的戏。”

在导演精心营造的“超级幻境”中,于全景沉浸式的观演中,观众们看戏入戏:三生魂约,箜篌引路,这次人鬼之间的界限会再次被深情撞破吗?

经典新绎——

春兰秋菊,各擅胜场

本次6场演出分别由两组演员担纲,其中,8月2日、3日和5日,宁采臣由张昊然饰演,聂小倩由淡敏仪饰演,老板娘(姥姥)由麦少聪饰演;8月4日、6日和7日,宁采臣由苏临轩饰演,聂小倩由谭清怡饰演,老板娘(姥姥)则麦卫明饰演。经典新绎,破界新生,不同的演出阵容给戏迷带来了不同的惊喜。

为何会作如此安排?“我希望通过两组演员的不同演绎呈现角色的多面性。”莫非导演告诉南都记者,同样是演绎人鬼恋的“痴”与“执”,两组演员凭着对角色的把握及自身的魅力都交出了亮眼的答卷。

8月2日率先亮相的是淡敏仪&张昊然组合。饰演聂小倩的淡敏仪一袭紫衣立于灯影间,指尖划过无弦箜篌的瞬间,眼中的希冀与破碎感让全场屏息。一句“你就是宁采臣”的执念,咬字里带着哭腔,却又透着不肯认输的倔强。张昊然将转世后宁采臣的“迷惘”与“深情”演绎到位——从最初的懵懂躲闪,到后来红着眼眶唱“请你做我妻”,他望着小倩的眼神从试探到坚定,最后那句“我在,等你回来”,引得观众轻叹。

图片

张昊然(饰演宁采臣)与淡敏仪(饰演聂小倩)于8月2日率先出场。

8月4日,谭清怡的聂小倩粉衣登场,持无弦箜篌喃喃自语“连我都不确定乐曲是否真实”,尾音轻颤出等候的悲苦。而当她挡在宁采臣身前,对姥姥说“无论他是不是宁采臣,我都不会害他”时,眼神的坚定与身形的纤弱形成反差,让人怜爱。苏临轩素衫如雪,书生骨相里叠着两世魂灵。一句“我还是道士燕赤霞呢”,挑眉轻笑间带着疏离感,却难掩眼底的一丝恍惚。见聂小倩泪落,他抬手欲拭佳人泪,犹豫再三又无奈收手,可谓将“明知是幻偏动心”的矛盾演得入木三分。

图片

苏临轩(饰演宁采臣)与谭清怡(饰演聂小倩)的对手戏很精彩)。

当然,最激动人心的还是青年演员朱建豪化身新锐燕赤霞,一顶道冠挥落,光影流转,破空而出的是一曲铿锵有力的Rap:“道可道,非常道!”电子音浪与粤剧唱腔形成强烈共振,观众如被卷入一场视听的风暴,亲身感受着道魂索妖的磅礴气势与炽热激情,全场瞬间被点燃。

图片

朱建豪化身新锐燕赤霞,以一曲铿锵有力的Rap点燃全场。

深度探索——

打破边界,直面观众

广东粤剧院青年演员们近在咫尺的飙戏紧紧抓住了观众席的目光。有人捕捉到演员眼中闪烁的泪花,惊叹“功底太足,揪心得让人移不开眼”,有人沉醉于演员表演的张力,直言“比大舞台更加带感!”

图片

演员们自觉也在这次的演出中得到不同“收获”。“居然就搬到Live house演出粤剧,观众就坐在舞台的两边,我们每一个演员的眼神、每一个呼吸、每一个情绪的表达,观众都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今年春节凭借小品《借伞》中粤剧白蛇一角惊艳亮相央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谭清怡(饰演聂小倩),从一开始排练时的不自信慢慢发展到登台时的从容淡定,她说:“如今我已经爱上这个舞台了,而观众也给予我们很多热情的反应。”而在剧中因入戏太深、情不自禁“爆肚”(粤剧术语。演员不按照剧本内容,临场即兴创作出一些新台词)而受到导演点赞的程君捷(饰红蕊)则表示:“我们每天进步一点,每天努力一点,令到更多观众更喜欢粤剧一点。”

图片

连场爆满、好评如潮的战绩让小剧场粤剧《倩女幽魂·约》策划、总监曾小敏备受鼓舞。“戏曲的新演艺空间是一个很值得开拓的市场,此次把小剧场粤剧《倩女幽魂·约》搬进Live house,在广州演艺新空间·疆进酒打造一台超维幻境沉浸式的粤剧演出,正是对这一市场潜力的深度探索。”曾小敏在接受南都记者时欣喜地表示,“小剧场演出打破了观演边界,让演员在‘无距离’舞台上直面观众检验,很好提升了他们的舞台掌控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这种创新模式不仅使传统粤剧的美学魅力直抵人心,联动年轻观众形成双向滋养;同时也让我们的创作团队和青年制作人得到很好的锻炼。”

独家专访——

小剧场粤剧《倩女幽魂・约》的编剧及导演莫非:

粤剧“年轻态”不是指年龄,而是心态和思想


南都:小剧场粤剧《倩女幽魂・约》将故事场景从冷雨荒郊的兰若寺换成城市角落的忘川酒馆,这一设定调整有何深意?是否暗含对现代都市情感或人际关系的隐喻?

莫非:小剧场粤剧《倩女幽魂・约》的故事场景其实是创作团队考量了演出场地,然后“量场打造“的。我因地制宜地把原故事发生的时间从乱唐变为现代,发生地点从“兰若寺”变成“经时代变更的兰若寺”,也就是现代广州城郊的“忘川酒馆”。为何取名“忘川”?一是扣合剧的情景设定;二是人们大都白天忙生活,夜晚更多归于自己。“忘川酒馆”是处在都市边缘、不甚喧闹的一家小酒馆,正好让红尘疲兮的灵魂们在此间栖息、欢聚。如剧中的“姥姥”所说的“一杯销魂酒,闲愁莫寄”。走进“忘川酒馆”,给自己留出90分钟时间,舍烦清杂,纯粹地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聆听,用心去感受观演中每一次不由自主的情感波动。《倩女幽魂・约》的定位是超维幻境小剧场粤剧,并不是单纯的演绎空间的物理营造,我所说的“超维幻境”更多是来自哲学意蕴层面。在我看来,观者与演者始终处于互为镜像、感知交融和意念依存的统一体中。而小剧场灵活自如又隐秘多层次的空间设计更强化了这种共创性,使互动更直接、情感更真实。很多观者经常会模糊现实与虚幻的界限,从而引发对现实和存在的思考,譬如照见自己内心最隐秘的角落——真正遗憾的、悲伤的、向往的,欢喜的、或者特别不敢面对的那一部分。

 南都:朱建豪饰演的燕赤霞以一曲粤语Rap出场,这一突破性演绎的灵感来源是什么?如何平衡先锋电音与传统粤剧唱腔的融合,避免违和感?

莫非:这首粤语Rap也是特意为特定演出空间而创作的。疆进酒是Livehouse,那么燕赤霞化身说唱歌手再合适不过了。在我看来,说唱歌手跟摇滚乐歌手一样,都自带先锋性,他们称得上是时代思想和意识的艺术个体先行者——音乐可以成为收服人心、匡扶正义的“武器”。当然也得我们广东粤剧院有朱建豪这样一专多能的演员,他既有扎实的功底演传统戏,同时也深谙流行音乐之精髓。我和音乐总监陈挥之谈导演想法:我需要一首粤语Rap,作为“燕赤霞”人物非常特别的演绎,也是这次小剧场最大亮点的点题之作——内容要围绕《道德经》首章的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同时把粤剧最经典的唱段融入其中。陈挥之与我合作多年,非常默契,自然秒懂我的想法,于是找来朱建豪合作。他们把古曲《妆台秋思》,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粤剧“戏宝”《帝女花·香夭》核心唱段所用的曲子融入到Rap了。其实,我天马行空地想:燕赤霞作为行走人间除魔捉鬼之卫道者,在当代可以有各种分身,这次是说唱歌手,可能下次就会变成外卖小哥了——兼职捉鬼的外卖小哥。毕竟现在社会,几乎个个都是斜杠青年嘛(一笑)。

 南都:此次将粤剧搬进 Live house,融入霓虹灯牌、电子音浪等现代元素,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而做的年轻化尝试吗?您认为粤剧年轻态的核心是什么,是形式创新还是内核表达的贴近?

莫非:说实话,我并不觉得我们的创作需要特意去迎合年轻观众。因为我们这一代粤剧者有坦诚的品性和朴实的践行,我们传承的文化积累与艺术形态已然丰盈,深入骨血之中。我们于当下更需要的是与现代深情相拥。把我们当下的感悟、当下的表达尽可能地“生生不息”呈现,于艺术家的自我成长中构建正能量传播。我所理解的粤剧“年轻态”不是指年龄,而是心态和思想。我们粤剧不仅仅要做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人”,更要做脚踏实地无畏不惧勇往直前的“少年”!少年是允许试错的,只有秉持这样的心态去创作,才能与时代共振,才能与年轻人乃至各个年龄层的人共鸣、共情。

 南都:有戏迷认为这出戏的粤剧味不够,对此您怎么看?

莫非:这位戏迷说得对,这出戏的粤剧味确实不浓,但正因为这样,粤剧才有可能呈现不同的层次和正侧面。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你要看粤剧味很浓的戏,那请去看传统戏目如《胡不归》等。我那天也很坦诚地跟一位问了类似问题的朋友说,你想吃牛肉刺身,不去潮汕牛肉店,却跑到西餐厅点牛扒,然后说这牛肉怎么切得这么厚,口味还这么重。我觉得这种类比多少是有点错位的。一出戏的粤剧味之浓淡,应该取决于该剧目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其实很多戏迷并不了解粤剧的历史,譬如粤剧早期并不用粤语演唱,而是用桂林官话,是粤剧大师薛觉先先生率先改唱粤语,那时的粤剧甚至用萨克斯、大提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为主要伴奏乐器。我想表达的是,我们粤剧的老前辈永远都在向前走,他们从不固步自封。粤剧的魅力不在于它要固守什么,而在于它立足传统更可以容纳更多……红线女大师的代表作之一《刁蛮公主戆驸马》还把美国传统民谣《苏三不要哭(Oh! Susanna)》拿来填词呢。如此说来,小剧场粤剧《倩女幽魂·约》的粤剧浓度虽然不够,但我们加入了粤语说唱,无形中亦给粤剧多开了一条生命线,有何不可?!我坚定地践行:我们要传承的是粤剧鲜活、明朗、时尚、创新的精神。当然,我们创新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念旧,相反,我们广东人很念旧,很传统,尤其注重人情伦理,但是我们依然敢作敢为,要不然,广东也不会成为改革先锋了。粤剧之守正与创新当顺应时代的潮流,我们不枉不负,且安静天真、赤诚热烈在其中!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罗彦清 通讯员 林楷虹 祝燕彩

摄影:广东粤剧院 薛才焕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