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粤开证券披露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粤开证券实现营收4.82亿元,同比增加16.42%;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加84.56%。
近年来,粤开证券以“投资+投研+投行”组合为发力点,深化“产业投行+财富管理”双轮驱动战略。记者注意到,粤开证券在本次半年报中披露了更为详细的财富管理业务“成绩单”——实现投顾累计签约资产超百亿元,私人财富业务保有规模近50亿元,高净值客户产品配置超10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超80%
据财报,2025年上半年,粤开证券实现营收4.82亿元,同比增加16.42%;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加84.56%,净资产收益率(未年化)2.37%,同比增加1.05个百分点。
2025年上半年,股票市场趋势向上,交易活跃度较去年明显上升,证券业继续迎来强有力的业绩支撑。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粤开证券利息净收入1.81亿元,同比增加16.65%;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64亿元,同比增加47.72%,两者合计占总收入71.45%,贡献了该公司上半年营收主要增量。粤开证券指出,上半年证券市场交易额同比增加,经纪业务收入以及两融业务规模有所增加。
资产管理、私募股权投资业务收入虽然体量相对较小,但增速“亮眼”。2025年上半年,粤开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收入1478.03万元,同比增长50.02%;私募股权投资业务收入2343.12万元,同比增长213.1%。
粤开证券在半年报中表示,公司持续扩大资管业务规模,顺利募集设立开发区主题、公募REITs增强、指数灵活对冲三大特色策略产品,推动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推动销售渠道拓展,有效突破大客户、机构客户合作,资管规模获得较快增长。私募股权方面,受市场行情影响,股权投资项目市值上升;公司全资子公司粤开资本基金规模实现同比增长,累计基金规模近百亿元;在投资布局方面,围绕区域产业投资规划,聚焦商业航天等多个领域开展投资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粤开证券去年高增的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出现降速,上半年同比下滑31.98%至1.15亿元。粤开证券表示,主要是受债券市场行情影响,同时去年同期固定收益业务收益率较高,同比基数较高。此外,由于发行承销规模同比减少,该公司上半年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减少43.89%至789.13万元。
对于上半年净利润增速明显高于营收,粤开证券称,受股票质押业务抵押品可回收价值波动影响,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 116.50%,带动营业支出同比减少 4.04%;营收增加、支出减少,公司利润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投顾累计签约资产超百亿
近年来,粤开证券坚持走精品、特色化发展路线,融入区域及控股股东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开控股”)业务版图,深耕细分行业和细分赛道,打造“粤开模式”。
2025年7月初,粤开证券公告,公司完成新一届董事长、职工代表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换届,广开控股现任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川舟获选公司董事长。在分析人士看来,“控股股东董事长兼任券商董事长”的模式,在粤开证券的案例中并非简单的人事安排,而是强化了公司治理结构与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度协同;这种治理结构的延续性,将为粤开证券后续深度整合股东资源、精准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实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025年2月,广开控股召开2025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工作部署讲话中,郭川舟表示,广开控股要助力“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其强调,粤开证券要强化“产业投行”战略定位,加快落实“三投”(投资+投研+投行)联动工作,形成粤开证券的竞争优势和打法。
值得注意的是,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作为“金领”的券商保荐代表人数量较年初减少308人,降幅3.5%,自2021年以来首次下滑。在行业普遍“缩编”背景下,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末,粤开证券投行人员增加12人至72人,侧写出粤开证券“产业投行”转型的决心。
除强化“产业投行”定位,近年来粤开证券深化“财富管理”转型,向“买方投顾”转变。记者注意到,粤开证券在本次半年报中披露了更为详细的财富管理业务“成绩单”。粤开证券在半年报中介绍,全面升级“粤管家”服务体系,实现投顾累计签约资产超百亿元,私人财富业务保有规模近50亿元,高净值客户产品配置超10亿元。
更为详细的投顾数据披露,不仅是阶段性“成绩”的总结,更是把自身更精准嵌入行业坐标系中,与同行在统一标准中赛跑。这是粤开证券深化“产业投行+财富管理”双轮驱动战略的新举措,也是外界观察粤开证券能否为中小券商突围树立新典范的观察窗口。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