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抗战记忆,司法合力督促常态保护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快评
原创2025-09-01 19:26

9月1日,最高检发布“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抗战精神”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包括备受关注的浙江东极岛“里斯本丸”营救抗战史迹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陕西绥德红军东征指挥所旧址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等11起典型案例在列。最高检副检察长张雪樵表示,破解抗战英烈保护突出难题,要发挥检察公益诉讼预防功能,前移监督触角,同时突出“诉”的刚性监督作用,以“诉”的确认体现司法价值引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临近,最高检以“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抗战精神”为主题的典型案例发布,是检察机关立足检察公益诉讼的法定职能,强化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系统性保护使命的一次专题案例发布。借由案例详情介绍与检察公益诉讼个案进展,公众得以看到,遍布于国家各个角落的抗战历史遗迹,其在承载苦难记忆、不屈抗争的同时,也有不少还面临保护不足的难题,需要更加常态有效的专案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承担的使命,同样需要对典型案例的充分借鉴、不断实践。

发生于1942年10月的“里斯本丸”营救事件,是一段在浙江舟山家喻户晓的历史,近年来借由电影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得到更多国人的关注。而此番浙江舟山普陀区检察机关督促保护东极岛营救抗战文化资源行政公益诉讼案的发布,更让公众得以清晰看到守护一段历史记忆的真实困境。据南都N视频报道,有关当年东极岛渔民自发营救384名英军战俘,并将其中3名藏匿于“小孩洞”的重要史迹,在时间的冲刷中存在毁损、灭失风险。

当地检察机关主动作为,贯彻预防性保护理念,针对民间抗战救护相关史迹未被纳入文物名录、缺乏保护利用等公益损害问题,联合行政职能部门通过专家论证、公开听证等方式方法凝聚传承保护共识,制发检察建议,建立预先保护机制,在文物保护中凸显检察力量。

事实表明,检察机关在督促行政机关积极履职的同时,更要有能力将监督触角进一步前移,坚持问题意识,秉持专业性,做足功课,对抗战遗迹保护中的一些隐患、不足有更多前瞻性预警措施,防止出现不可逆转的严重损害后果。

检察公益诉讼的监督职能发挥,对于抗战文物守护的价值还在提升。以陕西绥德红军东征指挥所旧址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为例,作为2020年即入选陕西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的红军东征指挥所旧址,其日常保护状况堪忧。即便是在检察机关介入监督、制发检察建议的情况下,当地文旅部门仍因“仅对旧址院内的杂草进行了铲除,未开展实质性修缮工作”而被告上法庭……

检察公益诉讼这个检察监督的新生事物,通过“诉”的刚性监督作用的个案实践,不仅在督促当地行政机关积极履职,也在温情对话国家与民族的那段抗战历史。就在日前,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那些散落在各处的抗战记忆更多被列入保护名单。同时也要看到,进入各级保护名录只是守护抗战记忆的一个节点性成绩,常态化的文物维护与保养需要更多更扎实的日常性工作。

检察公益诉讼的诸个典型案例也说明日常保护的缺失,不少抗战记忆在“被重视”以后,依然可能处于“被无视”“被轻视”的困局中:河北深州北杜庄阻击战烈士纪念亭“烈士墓区杂草丛生、坟茔低矮”;山西神池八路军一二〇师指挥部旧址“长期缺乏有效管理维护,面临损毁灭失风险”……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国家的抗战记忆需要一代又一代竭尽全力地守护与捍卫。从每一处抗战遗迹被看到、被珍惜开始,包括检察公益诉讼司法在内的监督力量,以及新兴技术赋能下的现场勘验、自媒体寻访,都在凸显着铭记抗战历史、传承抗战精神的共识——这是念念不忘的价值,也是生生不息的力量。

编辑:陈邹心怡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