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教育,科普普惠校园” 这场公益讲座在深举行

南都N视频APP · 福教动态
原创2025-09-16 16:38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落实教育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科技教育与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9月13日上午,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院深圳交流中心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彩田学校成功举办了一场面向学生与家长的科创科普公益讲座。

图片

本次活动以“科技赋能教育,科普普惠校园”为宗旨,依托该单位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科研与资源优势,特邀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院深圳交流中心特聘专家陈赣祥老师担任主讲。讲座围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科创教育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展开,为家长详细解读了教育部认可的“白名单”赛事,如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世界机器人大会青少年机器人设计与信息素养大赛、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等的参赛价值、选择策略与备赛指南,并阐述了这些赛事如何为孩子的升学和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图片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吸引了近百名家长踊跃参与。不少家长早早到场,认真记录讲座要点,并在互动环节积极提问,表现出对科创教育的高度关注与热情支持。

在接受采访时,陈赣祥老师表示:“深圳的家长对科技教育非常重视,孩子们也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科创赛事不仅是技能的比拼,更是思维方式和综合素养的锻炼。希望通过这样的公益讲座,让更多家庭了解并参与到科创教育中来,共同为孩子的未来赋能。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彩田学校章民书记在活动后接受采访时表示:“本次公益讲座为我校学生和家长提供了难得的科普学习机会,有效搭建起家校科创教育的沟通桥梁。学校始终重视学生科技创新素养的培养,未来将继续支持并引入更多优质科技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创实践活动,营造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校园氛围,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此次活动不仅为家长提供了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进一步推动了科技科普资源进入校园,增强了家庭与学校在科创教育方面的联动,有效促进了中小学生科技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未来,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院深圳交流中心将继续在深圳市多所中小学开展公益科普课程,持续推进科技教育资源走进校园,助力更多学生提升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为推动深圳市中小学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周正阳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