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成“充电宝”,车主获收益,探访漓江“零碳供电所”

南都N视频APP · 察时局
原创2025-09-22 20:36

9月20日,2025“低碳中国行”暨气候行动周系列活动在桂林启动。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潘国尧介绍,当前漓江核心景区建成基于新型电力系统的近零碳示范区。漓江核心景区内,1200艘竹筏实现“油改电”,纯电竹筏投入运营;完成13处跨江电力线路整治,还原了漓江的美丽面貌。

当天,南都记者跟随主办方也来到了这一近零碳示范区探访“零碳供电所”——广西桂林阳朔供电局兴坪供电所(以下简称“兴坪供电所”)。

图片

基于碳流分析的“风光储直柔充”零碳供电所。主办方供图

据介绍,这一“零碳供电所”通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双向充电桩、储能设备以及改造后的直流用电设备协同运行,构建了一套绿色、高效、可靠的直流供电体系,实现了清洁能源的自产、自用与调节,在降低了供电所碳排放的同时,也显著提升供电可靠性。

据南方电网广西桂林阳朔供电局兴坪供电所党支部书记张乔木介绍,该系统核心区域由光伏板、风力发电机、直流配电柜、两个双向逆变器、储能装置、双向充电桩(V2G)及交直流负荷组成。首先由光伏与风力设备产生清洁能源,汇流至750V直流母排,再经直流智能配电柜降压为220伏直流电,分别供给充电桩、储能电池及所内直流改造的用电设备使用。

在电能自用有余的情况下,系统通过两个双向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送至所内交流负载使用,如果还有余量再反送至大电网消纳,形成完整的微网运行结构。张乔木表示,“这套系统使兴坪供电所具备三个电源点供电,极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尤其引人关注的是,该所配备了V2G(车辆到电网)双向充电桩,不仅可为电动汽车提供20千瓦快速充电,还可实现电动汽车向电网反向放电。在电网用电高峰时段,电动汽车用户可将车载电能返销给电网,既缓解电网压力,也使用户获得电费差价收益,实现双赢。张乔木以“移动充电宝”比喻电动汽车的储能潜力,“如果大量新能源汽车参与响应,整体调节能力将非常可观。”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1000万辆,但具备V2G功能的车辆与充电设施仍占少数。对此,推动相关市场化机制建设,探索通过电价政策激励用户参与电网互动,进一步提升系统灵活性与经济性也亟待考虑。

针对充电桩建设成本问题,张乔木表示,双向充电桩相比单向设备成本虽略有提高,但随着规模化应用,成本并不高,量越大越便宜。这一经验旨在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为同类地区新能源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自2025年1月运行以来,该所总用电量约82,000度,其中光伏发电67,000度,不足部分通过绿色电力交易平台外购绿电填补,最终实现了全所范围用能的“零碳排放”。

此外,为应对旅游旺季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激增的问题,兴坪供电所还引入了移动充电车。该车最高输出功率120千瓦,10分钟可为一台车补充约100公里续航电量,有效缓解拥堵路段车辆缺电困境以及高峰期间充电桩一桩难求的问题。用户可通过现场扫码使用。

图片

兴坪古镇零碳智能配电房。主办方供图

当前漓江核心景区建成基于新型电力系统的近零碳示范区。漓江核心景区1200艘电动竹筏完成“油改电”,每年减少碳排放2493吨,相当于70公顷红树林年碳汇量。这一举措既降低景区能耗成本,又吸引游客,带动绿色旅游经济腾飞。漓江上做了15年筏工的徐卿也感慨:“柴油竹筏噪音大,讲解要扯着嗓子喊。自从‘油改电’后,游客体验好,回头客也多了。”

2024年,大河背村游客量突破6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从5年前的1.2万元跃升至6.5万元。“以前守着绿水青山不知如何利用,现在生态好、游客多,日子越过越红火。”兴安县华江瑶族乡高寨村村民潘奇全说。

据悉,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自2022年起发起“低碳中国行”暨气候行动周活动。本次桂林站活动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南方电网公司联合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承办。2025“低碳中国行”暨气候行动周活动还将在山西、内蒙古、河北等地开展。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王玮 发自桂林

编辑:梁建忠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