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号、睇症、攞药全程广东话沟通,医疗券直接抵扣,同返香港睇症一样方便。作为长年独自一人居住在内地的香港人,这里就是护佑我健康的家。”2025年9月29日,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港大深圳医院”)举办的香港患者座谈会上,82岁的香港长者郑先生感慨道。
自2015年10月5日港大深圳医院率先试点香港长者医疗券计划以来,这项深港医疗合作已走过十年历程。截至2025年9月28日,港大深圳医院已通过该计划服务13.38万人次的香港长者,2025年上半年最受欢迎科室依次为中医科、骨科及全科,香港长者普遍满意度高。
据介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09年推出长者医疗券计划,旨在资助年满65岁及以上的合资格长者选用更切合自身健康需要的医疗服务。然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加速,长期居住在内地的香港长者对跨境医疗需求日益增长。
2015年10月5日,港大深圳医院凭借独特的深港合作背景,成为内地首家也是当时唯一可接受香港长者医疗券使用的医疗机构。这一试点标志着香港公共医疗福利首次跨境延伸至内地,让符合资格的香港长者可以使用医疗券支付港大深圳医院相关科室提供的门诊医疗护理服务的费用。2019年6月26日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将长者医疗券港大深圳医院试点计划恒常化,香港长者可常规享受港大深圳医院医疗服务,此举为后续大湾区医疗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时没有先例可循,从系统对接、结算方式到医疗服务标准,每一步都是创新。”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张文智教授介绍说,试点初期,医院专门组建了粤语服务团队,优化挂号流程,确保香港长者“无障碍就医”。
香港长者满意度高 见证跨境医疗蝶变
香港患者邹先生是医疗券港大深圳医院计划的“老用户”,他自2016年起常住深圳,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日常管理均在港大深圳医院全科医学部完成。
“以前复诊要起早过关回香港,现在散步时顺路就能看医生。”邹先生提到,医疗券使用方便,只要申请并开通了“医键通”,看诊的港大深圳医院医生便可查看他的香港病历资料,这样不仅减少费用,更是提高了效率。
在香港长者医疗券港大深圳医院计划迎来十周年的重要节点,2025年9月29日,港大深圳医院门诊办公室举办香港患者座谈会,邀请了邹先生等近30位医院的新老朋友进行沟通交流。院长张文智教授带领各相关科室听取了他们从预约到看诊、从检查到取药乃至后续咨询全流程的就诊感受,为提升诊疗服务水平提供改进方向。
何先生也是常年在港大深圳医院复诊的患者,他说:“这里的医生和护士都能用粤语交流,让我感觉就像在香港看病一样,非常亲切。”马女士激动地说:“我先生刚刚在这里做完手术,医生非常专业,护士细心照顾,我今天是专程来向医院骨科医生和护士表达感谢的。”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试点经验可复制辐射
据介绍,香港长者医疗券港大深圳医院计划的成功试点,为更大范围的跨境医疗合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2023年,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宣布,自2023年4月17日起,香港长者医疗券在内地扩大使用范围,合资格香港长者除了可在港大深圳医院使用,也可在该院设立于深圳龙岗区的荔枝苑社康服务中心使用,居住或经常来往龙岗区的香港长者就医更加便利。
2024年2月,“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正式启动,广州、中山、东莞等地的5家医疗机构纳入第二批试点。2025年,香港长者医疗券使用范围持续扩大至大湾区内地九市,港大深圳医院所开创的服务模式与试点经验,已在新增机构中实现系统性复制与推广。
“港大深圳医院作为医疗改革的先行者,为后续试点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我们将继续发挥深港合作优势,始终坚持以患者为先的理念,推动跨境医疗服务迈上新台阶。”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张文智教授表示。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韩成良 通讯员 港深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