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织密心理健康防护网,守护“一老一小”心灵晴空

南都N视频APP · 健闻
原创2025-10-10 18:19

图片

10月10日,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之际,广东省以“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为主题,在广州启动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科普互动、专业培训与前沿技术展示,全面展现近年来全省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人群心理关怀与疾病防治方面的扎实进展,推动心理健康服务更贴近大众、更精准有效。

广州:基层服务网络让心理关怀触手可及

面对日益凸显的心理健康需求,广州市将精神卫生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持续夯实基层服务体系。

据广州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100%开设精防门诊,“社区悦心安心理援助服务站”基本设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连续四年在全省质控督导中排名第一,并于2024年首次获评省级先进市。然而,挑战依然存在:全市常住人口中在册患者达7.4万,流动人口患者更达9.3万,管理难度大,公众认知与接纳度仍有提升空间。

图片

下一步,广州将强化多部门协同,重点提升基层精神心理科门诊能力,并针对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等群体开展针对性干预,营造更包容支持的社会氛围。

广东:三级防治网络筑牢全域心防体系

在全省层面,一张“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心理健康防护网已初步织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指出,全省构建了以省精神卫生中心为龙头、市级专科医院为骨干、县级综合医院精神科为枢纽、基层机构为网底的三级防治网络。目前,共有1468家医疗机构提供精神心理服务,开设心理门诊462个、睡眠门诊131个。一支近3000人的专职防治队伍长期扎根基层,守护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同时,广东创新实施长效针剂“一站式”全免治疗,累计惠及4.5万名困难患者;通过“五进”科普巡讲千余场、全天候心理援助热线等服务,持续优化心理健康生态。

图片

守护少年心:从“复学营”到开放病房的探索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为关注焦点。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负责人、主任医师何红波告诉南都记者,抑郁症是终生患病率约4%的常见病,可防可治,但社会误解常延误治疗。

为此,广东正多路径推进青少年心理服务能力建设:全省开展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规范化诊疗培训;推动地市专科医院设立青少年开放病房,避免与成人患者混合管理;部分地市试点开设独立青少年心理健康门诊。该负责人特别提到“复学营”探索:今年暑假与心理咨询机构合作,为30名休学初高中生提供“医院-学校-家庭”联动服务,经6周干预,超70%学生成功返校。“未来希望将经验标准化,以合理成本推广,让更多患者受益。”

关爱夕阳红:移动筛查让痴呆早筛走进社区

老年群体心理与认知健康同样不容忽视。

800x600_68e8d59999079.jpg?X-Amz-Content-

800x600_68e8d59987577.jpg?X-Amz-Content-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副院长吴逢春介绍了用于阿尔茨海默病快速筛查与干预的移动检测设备—由该院联合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开发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5G脑心动车。该车集成两种独立检测体系,用于阿尔茨海默病血浆标志物检测与脑机接口快速筛查,相互验证提升结果可靠性,兼具无创、低成本、易操作特点。该负责人表示,阿尔茨海默病无法逆转,但早筛早干预可延缓进程,“从早期坐轮椅可能需10年,干预后或延长至15-20年”,极大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该设备可开进社区、农村,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专业筛查;同时,广州市所有社区卫生院已上线免费自评小程序,3-5分钟即可完成初筛。该负责人提醒,65岁以上或有高血压、家族史、自觉记忆减退者应定期筛查。

系列活动中,开幕式融入睡眠门诊经验分享、正念放松、脱口秀与情景剧等互动环节;广州塔为精神卫生日亮灯,大型义诊、科普大赛、专业培训与学术会议同步开展,全方位传递“抑郁症可防可治”“心理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的科学理念,助力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 温玮 通讯员 粤卫信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