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一家酸菜企业的生产车间里,一男子站在酸菜池中用钢叉翻动酸菜,其在工作过程中全程抽烟,并在酸菜池中随口乱吐。视频引发关注,10月27日,辽宁兴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已连夜开展调查执法,该批次酸菜已被全部扣押,未流入市场,并将按照相关操作规程销毁。相关涉事企业正在接受调查,对于违法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将依法严惩、绝不姑息。
当地的回应倒是很及时,这也不难理解,毕竟问题太恶劣,网上都已经出现“老痰酸菜”的梗。可这样的回应还是难以让人满意,尤其是“没有流入市场”的说法,恐怕起不到丝毫安抚效果,道理很简单,大凡有点思考能力的人,面对这样的新闻,最担心的肯定不是这批酸菜的去向,而是该工厂的操作模式——如果日常都是这种模式,工人的操作缺乏规范,卫生保障全看工人的良心,问题只会比视频所呈现的更严重。
如果上述担忧被证实,该企业应当受到怎样的处罚?遗憾的是,目前尚不确定当地有没有调查相应问题,当然也谈不上处罚,官方的通报甚至连涉事企业的名字都没提。
提起酸菜的新闻,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产生不好的联想,比如满头大汗的工人脚踩酸菜,那画面看起来像AI创作的,可论严重程度,这样的想象其实并不为过。如今行业又多了“老痰酸菜”,社交媒体上很多人调侃,只是日常爱吃酸菜的人恐怕很难笑得起来——今后买酸菜该怎么选?消费者太难了,从此前央视曝光的“土坑酸菜”到如今的“老痰酸菜”,这个行业的坑有点多,恐怕不是某个地方某个企业存在问题,而是整个行业或多或少都有类似情况。毕竟,就连一些快消大牌也曾采购问题酸菜,并因此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消费者要避坑,没那么容易。
问题屡屡发生,不仅会让人产生生理不适,甚至对于整个酸菜行业,不信任感都会持续加剧。谁还敢吃酸菜?这样的忧虑并非杞人忧天。细究起来,这可能是食品领域传统工艺面临的普遍困境,过去消费者对于卫生问题是“眼不见为净”,但在食品工业发达的今天,大家对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操作模式就显得不合时宜。要在市场上长期生存,引入现代工业生产模式和食品安全技术标准恐怕是唯一的出路。
编辑:张子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