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法律援助,为农民工合法权益“撑腰”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快评
原创2025-11-07 04:09

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印发通知,自2025年11月1日至2026年春节前,在全国开展治理欠薪冬季行动,突出重点行业领域,抓好隐患排查、矛盾化解、应急处置和标本兼治,全面纠治欠薪行为,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欠薪是个老问题,虽然建筑工程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实名制管理等制度的篱笆越扎越紧,但部分行业的欠薪现象仍然存在。欠薪问题关乎社会稳定,劳动者维权无门或门槛很高,往往导致纠纷升级。保障好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益,让讨薪少走弯路、降低维权成本,为农民工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是应有之义。

近年来,随着广东政法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公众对法律服务已不再陌生,广东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也在维护农民工权益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据南都报道,近年广东法律援助每年平均可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超24亿元,其中为农民工追回血汗钱近11亿元,通过这一数字就可见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作用。

约3亿的农民工是我国就业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家庭。面对如此庞大的基数,尊重、保护农民工的权益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涉及体制机制和法治建设的大问题。是以,治理欠薪问题不仅在于法律保障体系要行之有效,法律援助作为农民工依法维权的重要渠道,同样需要深度融入农民工讨薪维权的全过程。

对此,基层有关部门承担着最直接的责任。此次通知提到,要强化基层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抓好矛盾化解和困难帮扶。今年年初,司法部部署开展法律援助“安心行动”,以此为契机,广东各地进一步深化法律援助的便捷性和可及性,除了主动排查线索、提前化解欠薪纠纷,还有县镇因地制宜建立“边界联调+庭所共建”机制,协同发力让化解机制常态化。

在治理欠薪问题中,法律援助不仅从个案发力,也在推动整个社会形成尊重劳动、保障权益的良好氛围。上述“安心行动”中,就有不少法律援助机构在生产一线等农民工聚集的地方开展精准普法和针对性法律援助宣传。此外,从广东省三级法院援助机构的全面建成,再到疑难案件的线上申请审批也不超过3个工作日,法律援助已经从“家门口”走到了“指尖办”“马上办”,为劳动者提供更普遍、更高效、更优质的法律“靠山”。

当然,治理欠薪问题,既要及时有效,更要标本兼治。接下来,要持续强化法律援助的兜底保障作用,也要完善源头治理机制,通过加强劳动监察执法、规范企业用工管理、建立工资支付预警平台等措施,构建起“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救济”的全链条治理体系。同时,还需进一步推动法律援助与劳动仲裁、司法诉讼机制有机衔接,形成化解欠薪纠纷的合力,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让农民工的每一份付出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编辑:张子庆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