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车展一年巨变:油电之争结局已分!新势力排位赛还在打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汽车
原创2025-11-21 09:59
图片

今日,2025广州国际车展正式开幕,迎来首个媒体日。作为国内车市年终压轴大戏,每年的广州车展都清晰展现了行业在激烈竞争中的最新动向,今年也不例外。

仅仅时隔一年,车市变化能有多大?对比两届车展不难发现,从行业数据、车企竞争格局、产品技术趋势等多个方面,中国车市已发生显著而深刻的变化。

变化 1

车展新能源车占比从43.7%飙升到58%

“电”车正式成为多数派

近年每次国内大型车展,人们都说新能源唱主角,数据最有代表性。2024年,广州车展的新能源车型占比约43.7%,时隔一年,有629辆新能源车即将出现在琶洲广交会展馆镁光灯下,提升14.3%,占比达58%,新车的电动化已超过半壁江山。

图片

在17.2馆,新势力形成“包围圈”,长安马自达是该馆唯一传统车企。

乘联分会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10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1925.6万辆,同比增长8.0%。其中新能源车前十个月卖出1015万辆,同比上升21.9%。中汽协数据显示,2025年1至10月,汽车产销累计完成2769.2万辆和276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2%和12.4%。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渗透率为40.9%。而在最新公布的数据中,2025年10月新能源车月度渗透率首次超过了50%。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在公开场合称,一方面,是国内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持续显效;另一方面,是2026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半征收,使得部分消费者存在提前购车现象。           

变化 2

超10家主流外资品牌集体缺席背后:

前9月进口汽车销量再降32%

自从广州车展官方公布的整车参展商名单揭晓,超豪华品牌终告“绝迹”。车迷及摄友们可能会觉得感到有些失望,但见证了近年超豪品牌在国内车市车展起伏的从业者,却一点也不觉得意外。整体市场份额暴跌,营销打法及宣传方向调整,都使得超豪们需要换一种活法。

不仅仅是超豪们,超10家主流外资品牌的集体缺席,亦非偶然。这直接反映了在如今“内卷”下的中国市场,部分国际品牌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上步伐迟缓,产品竞争力不足,导致市场表现不佳,甚至无力承担大型车展的投入。例如,有美系品牌在车展前全系月销量已低至不足200台,其缺席更多是市场失利后的无奈。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9月进口汽车36万辆,同比下降32%,由于国内新能源车崛起并走向高端,进口车持续保持下滑趋势。事实上,进口车在2014年进口车达到143万辆峰值后已经开始下行, 2024年进口规模持续锐减,全年进口仅有70万辆,同比下降12%。在他看来,这是近期少见的1-9月巨大下滑。同时崔东树发文称,2025年1-9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571万辆,同比2024年1-9月增长21%。其中,1-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232万辆,同比增52%,增速高于2024年1-9月的22%较多。

变化 3

华为已坐实“隐形老大”地位

上月合作车型销量超10万辆

相比之下,自主品牌及头部新势力霸场态势更趋明显。比亚迪包馆及进一步增加大秀肌肉的舞台,销量领跑的零跑、崛起的岚图,都在今年车展上展现与去年不一样的底气。至于汽车圈多位掌门人要排队拜访的业界“隐形大佬”——华为,它的强势不在于展位面积多少,而是各家车企高调宣布的重磅新车及战略规划中,它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图片

在广州车展前夕举行的华为乾崑生态大会上,华为车BU CEO靳玉志表示,在国内销售的豪华车型里面,每卖出两台车,就有一台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据统计,华为乾崑智驾ADS 共有33款合作车型,上月合作车型销量超过10万辆。如果以已上市的33款车型统计,搭载量更是突破了100万辆。

变化 4

新势力排位大变

零跑小鹏崛起,理想已不是销冠

一年过去,新势力阵营的洗牌非常剧烈。零跑的崛起和小鹏卷土重来,在于用极具竞争力的产品精准切中了规模最大的主流消费市场。同时,小米汽车凭借其强大的粉丝基础和营销声势入场,成为了搅局者。今年1-10月,零跑累计销量达42.15万辆,同比增长105.3%。在造车新势力中持续数月领跑。去年销量一直低迷的小鹏汽车,今年也在销量排名榜中强势回归,与理想汽车的差距不足一万辆。要知道,一年前新势力销冠之争,就是理想与问界上演“双雄会”,零跑连前三名都排不上。

图片

相比一年前,新势力排位已大变。

上届广州车展高阶智驾还是中高端车型的专属标签,今年智驾技术平民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尤其是激光雷达和高阶智驾功能下探至12万-15万区间,如广汽丰田锋兰达智能版、长安启源Q05等。

在充电基础设施尚未完全普及时,混动技术成为了越来越多品牌的务实选择。就连一直专注于纯电的小鹏也推出了X9超级增程版,其CLTC综合续航达1602km,标志着市场对满足用户真实需求的混动方案认可度越来越高。

就消费者而言,可以用更低的成本享受到更先进的技术和更优质的产品。而对于车企来说,却是一场残酷淘汰赛的开端:当技术红利快速普及时,品牌必须找到自己独特的生存之道,无论是通过技术自研、场景深耕还是生态合作。“活下去”成为所有参展商,尤其是那些缺席者,必须直面的核心课题。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梁罗喆

编辑:黄露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湾财直击2025年广州车展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