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亿!南沙项目签约放大招,将打造中国航天第三极

南方都市报APP • 奥一新闻
原创2021-03-30 21:54

3月29-30日,2021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作为年会的重要环节,3月30日,以“湾区创新灯塔 未来城市典范”为主题的南沙专场活动在南沙举办。

活动吸引了沃森生物、光大控股、东凌实业、亚投行、时代中国控股、佳兆业集团控股、越秀金融控股、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中铁建、中铁等企业的高层领导参加。南沙区委书记卢一先出席活动,区委副书记、区长董可致辞,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谭均、区政协主席钟华英等区领导参加活动。

投资年会.jpg

活动现场,共有四批次重点项目举行了集中签约仪式,本次签约项目投资金额达2600多亿元,涵盖多个领域。值得关注的是,集动态感知、智慧融合、科技支撑为一体的“南沙商务云”也在会上正式启动。

一步步实现的发展蓝图

“翻开粤港澳大湾区地图,一眼就能看到地处几何中心的南沙,在大湾区的C位蓄势待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还是一片滩涂;如今,乘着国家发展的东风,一座滨海新城拔地而起,新的发展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南沙区委副书记、区长董可在会上发表致辞。

回顾“十三五”时期南沙交出的答卷,董可表示,南沙实现完美收官,已成为广州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具体来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超七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跃升至全市第二,税收收入实现翻番,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值和实际利用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年均两位数增长。实有企业数达15.8万家、增长9.4倍,累计引进197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

此外,董可还从交通、创新、产业、人才、宜居等方面介绍了南沙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开发建设成果。

路通百业兴。近年来,南沙城市交通日新月异,完成了从滩涂到通途、从交通末梢到区域枢纽的华丽蜕变。广深港高铁,28分钟可直达香港西九龙;地铁18号线将于今年6月底建成,到广州东站只需30分钟;南沙大桥已建成通车;深中通道将于2024年开通;南中高速、深茂铁路深江段已开工建设;狮子洋通道有望年内动工。

有海的地方就富有创新意识。南沙正不遗余力地建设南沙科学城、中科院明珠科学园、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加快推动冷泉生态系统、高超声速风洞、极端海洋科考设施等大科学装置建设,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布局建设一批围绕深海、深空、深地的前沿科技“国之重器”。

有产业的地方就具有核心竞争力。目前,南沙集聚了3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200多家生命健康企业以及85家市、区总部企业集聚发展。以广汽丰田为龙头的汽车制造业产值已连续三年突破千亿元大关,广汽丰田四线五线、恒大新能源汽车、合创汽车等新能源项目进展顺利,南沙已昂首迈向打造三千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新征程。同时,南沙金融行业也在极速发展。国际金融岛雏形初现,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国际风险投资中心等重大平台正快速拔地而起,广州航交所交易额稳居全国第二,国家级金融战略平台广州期货交易所完成注册登记,融资租赁企业占全国20%,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4000亿元,

有人才的地方就有未来。作为全国首个国际化人才特区,南沙不遗余力聚英才,发放了丰厚的人才奖励金,加快建设一批人才公寓,创新推出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开办人才子女学校,目前集聚院士28人、高端领军和骨干人才1.1万余人。出台全国领先的“1+1+10+N”产业政策体系,累计投入扶持资金近130亿元,实施减税降费超190亿元,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南沙在全国率先实现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交地即开工”,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办事不用跑率”达98%以上,“无证明自贸区”减免证明事项330项,为企业节约时间和节省成本。

美好家园,承载梦想。南沙是联合国“全球最适宜居住金奖”城市,被评为“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近年来,陆续建成了区图书馆新馆、青少年宫、档案信息规划展览中心,聚集了华师附中、执信中学、广大附中、广州外国语学校等一批优质名校,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南沙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等7所3甲医院将陆续投入使用。

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达2648亿元

作为活动的重磅环节,当天共有四批次重点项目在南沙分会场现场集中签约。本次活动签约项目协议总投资额达2648亿元,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港航物流、总部经济、金融服务、都市消费及现代农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集中签约.jpg

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智造湾区项目旨在推动南科创策源水平不断提升,加快优势传统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迭代升级。智造湾区项目包括丰桥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恒驱电机南沙科技园项目、广州司南技术总部基地、法蒂玛手术机器人项目、爱永星辰粤港澳大湾区MAH标准生态产业园项目、明日医疗智慧产业园、东凌国际粮食加工生产基地项目、九毛九全国供应链中心基地等项目。

创新湾区项目旨在带动南沙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通过知名院校机构、特色文化IP、网红直播基地塑造充满蓬勃活力的南沙城市新品牌。创新湾区项目包括中康数据全国总部项目、呸喽呸喽ACG新文创产业总部项目、番茄站直播基地项目、TVBC埋堆堆网络直播平台项目、佳兆业KMAX大湾区加速器项目、星河智联汽车科技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地项目(广州南华工贸高级技工学校)、西交利物浦大学创教院项目、IPwe-西浦知识产权研究院(大湾区)等项目。

宜居湾区项目旨在进一步加快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构建进程,让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在南沙竞先迸发。宜居湾区项目包括南沙明珠湾滨水商业街项目、中国铜业国内总部项目、亚炬大湾区总部项目、南沙渔业产业园水产分拣加工中心项目、诚一水产品加工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区域总部项目、大湾区机场群共享物流中心等项目。

投资湾区项目旨在促进产融深度结合,巩固提升金融服务能级,服务实体产业和科创产业升级发展,助力南沙打造金融开放枢纽。投资湾区项目包括南方电网资本控股项目、中国银行南沙分行战略合作项目、广金南沙母基金、越秀南沙母基金。

此外,在广州市国际投资年会主会场还签约了中俄大湾区基金等项目。中俄大湾区基金将充分发挥中俄两国主权财富基金和广东省属金融控股平台的资源优势,促进广东省与俄罗斯有关地区、重点企业双向合作。2020年12月14日,粤财控股、俄直投、中俄投资基金三方已在南沙成立中俄大湾区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吉利航天总部落户助力南沙打造中国航天第三极

记者了解到,签约项目还包括吉利航天产业集团总部项目,根据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与吉利科技集团签订的合作协议,吉利科技集团此次将商业航天总部布局广州南沙,与南沙此前已经落地的中科宇航等企业形成协同,形成“上游火箭+中游卫星+下游应用”的产业链力量,助力南沙打造成为中国航天第三极。

南沙正完成集运载发射、卫星研制和航天应用于一体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布局。3月8日,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项目在广州南沙正式动工。据悉,固体火箭生产基地集研制、生产、实验、总装及测试于一体,可实现年产30发火箭产品,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全产业链商业航天产业基地。该基地建成后,不仅将成为全国民用自主研制的最大推力固体火箭生产地,更将为南沙集聚空天飞行器研制、总装总测、宇航动力、卫星研制等高端装备制造资源,牵引测控运维、发射服务、关键部件等上下游企业构建全产业链集群。

未来,吉利科技集团将与南沙不断深化合作,共同打造中国-东盟商业航天第一高地。

“南沙商务云”揭开神秘面纱

南沙专场还正式启动了招商“神器”——南沙商务云。

南沙“商务云”平台集动态感知、智慧融合、科技支撑为一体,全方位、智能化、数字化展现南沙规划蓝图和最新产业布局,打造南沙招商引资全新数字化宣传门户,实现 “云招商”、“云推介”和“云服务”。

南沙商务云页面.jpg

南沙商务云首页

据了解,“十三五”时期,南沙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全区实有市场主体和企业分别达19.2万户、15.8万户,比2015年分别增长3.3倍、9.4倍;集聚纳税亿元以上企业68家、增长3.3倍;落户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97个;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工程、大产业等领域超500个项目建设,完成投资额近4500亿元。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达73.6%,年均增长9.6%;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幅达45%,产值跃居全市第二。


奥一新闻记者 林思思

编辑:林思思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