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我国平均每天有超过1.11万人被诊断为新发癌症,有将近6600人因癌症死亡。
4月15日是我国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第一天,当天上午,广州市癌症防治中心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正式揭牌。
4月15日,广州市癌症防治中心在广医附属肿瘤医院正式揭牌。
广州市癌症中心正式挂牌 助力建立健全癌症防治体系
据悉,为进一步提升广州市癌症防治体系,促进癌症防治及早筛早诊工作,2021年中共广州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同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加挂“广州市癌症中心”牌子,广州市卫健委发文成立广州市癌症防治中心,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承担中心工作职能。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崔书中介绍,肿瘤医院承担起广州市癌症防治中心工作任务,大力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并主动推进癌症防治体系建设。
肿瘤医院将在广州市卫健委指导下,以癌症的预防、治疗、康复整体融合发展为重点,搭建癌症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工作网络,大力推进癌症防治知识进社区,开展防癌抗癌健康宣教巡讲工作,提升居民防癌抗癌意识,提高广州市癌症早诊率,提升肿瘤规范化诊疗能力,推动广州市癌症早防早治工作取得实效。
医院还将进一步完善市级癌症防治中心和区级癌症防治中心平台建设,建立市、区、社区三级癌症防治中心工作体系,打通堵点痛点。
防治癌症关键是早诊早治 “第一步是让患者亲属进行体检或早筛”
根据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我国平均每天有超过1.11万人被诊断为新发癌症,有将近6600人因癌症死亡。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且近十几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均呈持续上升态势,每年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防控形势严峻。
崔书中介绍,广州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是肺癌、大肠癌,中心今年的重点工作,第一步就是对患者的亲属进行健康教育,对有高危因素的人群进行筛查,“希望他们进行体检或者早期筛查”。
另外,中心正在计划建立全市性的癌症防治网络,防治网络建成后,将对肺癌、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以及广东高发的鼻咽癌等进行逐步筛查。
防治癌症的关键是早诊早治,如果能在癌变之前或早期发现癌症,多数癌症早期治愈率可达九成以上。据介绍,2021年承担广州市癌症防治中心工作职能后,医院已与社会机构合作启动“2030健康中国 肿瘤防治广州行动”,主动将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将早筛医疗服务资源下沉至基层。
肿瘤专科联盟解决患者就医难题
依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广州市癌症防治中心,医院大力实施“5050”计划(5年内与50家县级基层医院建立肿瘤技术协作联盟),通过对基层医院进行技术帮扶,帮助基层医院加强肿瘤学科建设,建立新形势下的肿瘤专科联盟。
目前合作医院总数已达到57家,医院定期派专家到基层医院坐诊、查房、开展诊疗服务、教学,帮助基层医院建设肿瘤学科,促进肿瘤诊疗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切实落实分级诊疗、双向转诊。
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医科大学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行列,肿瘤医院承担“双一流”大学肿瘤学建设任务,这对医院来说是重大机遇,也是历史挑战,医院将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努力把广州市癌症防治中心的任务承担好、完成好,提升肿瘤防治水平,助力健康中国,向建设国内一流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三甲肿瘤医院的目标砥砺前行。
采写:南都记者李文 通讯员杜光宗 阚文婧
编辑: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