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我的经历告诉周围的人,外科医生老老实实开刀不但不丢人,而且更容易取得成功”。
1月18日上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与暨南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了胸壁外科三部曲新书发布会。三部新书包括《胸壁外科学(上下)》、《胸壁外科的极简法则》以及《手术与手艺:我的外科生涯》,由省二医胸壁外科研究院院长王文林教授编写,总字数近200万字。
该系列作品是省二医深耕胸壁外科15年的专科理论、手术实践的心血之作,向广大医护人员及患者分享最新理论技术成果,以及王文林医生数十年外科医生生涯中的经验与感悟。
省二医胸壁外科研究院院长王文林教授。
利用碎片时间写作 写出近200万字胸壁外科著作
2023年2月,省二医正式成立了全国首家胸壁外科研究院、胸壁疾病诊疗中心,并陆续为美国、法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全球20多名慕名而来的外国及港澳台患者解决了胸壁疾病的痛苦,提升了专科技术的全球影响力。
为了更好地传播新理念、推广新技术,王文林教授用了近三年间的碎片时间写作,将胸壁外科学术理论和实践经验汇聚成“胸壁外科三部曲”。
三部著作侧重点各有不同。其中,《胸壁外科学(上下)》是胸壁外科首部纲领性著作。全书共六部分,第一部分为胸壁外科总论,是王文林教授对胸壁外科专业理论的系统性阐述,其余五部分则分别对胸壁畸形、胸壁肿瘤、胸壁缺损、胸壁创伤及胸壁感染等五种胸壁外科疾病进行了详细论述。书中配有大量典型手术案例,还有王文林教授提出的新观点、新理论以及他发明的新手术、新术式,对从事胸外科医护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胸壁外科的极简法则》是一部实战性专著,王文林教授从极简法则的视角对胸壁外科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全方位诠释,不仅是理论部分的重要补充,也是一本经验参考书。
《手术与手艺:我的外科生涯》是王文林教授对胸壁外科“创业”历程的全面回顾。书中记录了王文林如何从一名心脏外科医生转向专攻“胸壁外科”,并将这一全新的科室“从无到有”建设起来。
在书中,他分享了专注胸壁外科并获得成功的“一万小时定律”——从2009年开始,他每天早上六点半到医院准备一天的门诊和手术,全身心投入到胸壁外科手术研究中,坚持每天在自媒体平台推送胸壁外科最新理论的科普文章……
王文林介绍,他的所有写作都在每天的碎片时间中完成,比如等飞机、等高铁的时间、在飞机上的时间,一开始用笔记本,后来就直接用手机来写,“我很喜欢写,记录自己的一些感想,也对自己有一个回顾”。
持续打造专科品牌 筑造胸壁外科建设新高地
自2009年起,省二医先后创建了全国首个胸壁外科研究院、胸壁外科专业委员会、胸壁外科联盟。目前,省二医胸壁外科研究院已完成全球最多的胸壁疾病手术,获得国家专利83项,发表科普文章5000余篇。
凭借在心脏外科打下的坚实基础,省二医胸壁外科研究院院长王文林教授带领团队通过15年的时间逐步构建了一整套胸壁外科理论体系,使胸壁外科最终从传统胸外科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新临床专业。
他们攻克了漏斗胸手术的技术难题,将复杂的开胸手术改良为风险低、创伤小、预后好的微创手术,大部分漏斗胸患者术后一周内可出院。
此外,他们还针对鸡胸、扁平胸、桶状胸、Poland综合征、窒息性胸廓发育不良等多种复杂畸形开展技术创新,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让许多无法救治的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在引领胸壁外科手术技术进步的同时,王文林教授牵头在全国400余家医院开展胸壁外科技术帮扶,在此过程中规范了胸壁外科基本概念,多项技术逐渐成为此专业的行业标准。因此大量胸壁新疾病、新技术以他命名,如“Wang手术”“Wung手术”“Wenlin手术”等前沿的新技术,其中“Wang手术”被国家卫健委《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3.0》收录 (该临床版代码共收录13734种手术名称,“Wang手术”是唯一以中国医生名字命名的手术)。
采写:南都记者 李文 通讯员朱健 丘绮晴
编辑: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