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剪刀布,我赢了,到我跳了!”
在东北师范大学,深圳坪山实验学校小学生们的欢呼声与呐喊声此起彼伏,尽情享受游戏的快乐。通过师生互动实现寓教于乐的场景,在学校操场每天中午都能见到。
为了让孩子心里有光、身上有汗,学校创新实施“阳光午休改良计划”,小学部学生们每天12:20-12:35到操场有序开展阳光运动,在15分钟的“身心充电时光”里,孩子们通过运动强健体魄,在协作中浇灌阳光心态。
“阳光午休改良计划”
构建“错峰运动+多元设计+自主管理”三维架构:通过采用分流机制,确保每人每日户外运动量;传统游戏与创意运动结合,让每一分钟都充满趣味;学生可参与集体游戏,也可根据个人喜好自行组队。
看班教师化身“游戏设计师”和“大朋友”,通过趣味游戏等方式,带领学生开展午间活动;同时,全程安全巡查,用温暖守护筑牢“阳光午休改良计划”安全防线。
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师生们协同搭建从启蒙感知到文化浸润、再到科学探究的螺旋发展体系。
低年级学生将翻花绳游戏与几何图形认知相结合,在翻转变换中培养空间想象,数字跳格子融入序数概念,让身体律动与数学思维同频共振。中年级学生通过丢手绢游戏搭载方言童谣传承文化记忆,踢毽子挑战赛设置梯度目标锤炼运动韧性,既保留着传统文化的温度,又焕发着体能突破的活力。高年级学生在长绳连跳中解码摆动韵律,在飞盘游戏的空中轨迹里探索力学密码,在团队作战中培养协作意识,在数据记录里锤炼实证思维,实现身体机能与科学认知的双重跃升。
“观察植物的向光生长,让我懂得生命需要阳光和坚持。”学生和老师分享着自己的感受。每天15分钟沉浸式自然观察,学生们有效提升了观察力与生态意识。“编花篮这个游戏锻炼了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团队的协作能力,我觉得很有意思。”学生边玩边说。
老师和学生创新的团队玩法,让传统游戏焕发现代教育价值。坪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交织的脚踝,流转的笑靥,跌倒又站起的身影,共同编织成超越游戏本身的协作乐章。未来,坪山区将继续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放在首位,进一步强化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育并举,为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坚实基础。
采写:南都记者 王童 通讯员 林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