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面前,最能彰显国家力量!全校师生做好分内之事便是最好的贡献!”2月10日,翠园中学正式开展在线教学,每一位任课老师的PPT首页上,都有这样一句校长韩冬青写给学生们“每日寄语”。像这样的寄语,自翠园中学在线教学开展以来,每天都在更新。
暖心寄语助全校师生共克时艰
疫情当前,翠园中学领导班子在校长韩冬青的带领下积极行动,准备充分,切实做好在线教学组织实施工作,确保在线教学效果。同时,为了鼓舞师生,校长韩冬青坚持每天为师生送上寄语,表达对师生的鼓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温暖人心,帮助全校师生共克时艰。
言简意赅寄情素,一片冰心在玉壶。老师们认为,韩冬青校长的每日寄语内容针对性强,人文气息浓厚,承载着学校的美好期待,传递了一股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充满着奋斗精神。虽然每天只是一句简单的话语,但字里行间中表达的情谊能温暖全校师生的心,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既是鼓励,又是鞭策,很好的助推全校师生共克时艰。
据了解,此次在线教学,翠园中学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通过早已开设的工作教学QQ群、微信群、电话和网络等形式,统筹协调在线教学工作安排,“停课不停学”,努力提供线上优质教学资源。学校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教学要求,分年级安排在线教学任务,加强在线教学管理,加强家校沟通,切实做好在线教学组织实施工作,确保在线教学效果。
“希望校长能将这一做法坚持下去”
作为校长,韩冬青给学生们的“每日寄语”独具匠心,贴心暖人,这一做法得到了师生们的点赞。
翠园中学教务处每天都会把寄语发给科任老师,再由老师向学生传达。教务处主任方娄星介绍,韩冬青校长想到可以用“每日寄语”方式的激励师生。寄语拟好后,韩冬青校长还会在学校行政群中了解大家对寄语的看法,寄语最终定稿后再发给各年级教师,“寄语发布后,师生反应都非常好,都希望校长能将这一做法坚持下去。”
“校长真的是说出了我们的心声。”翠园中学高三年级教师史云梅对校长的每日寄语感触颇深,认为校长十分理解老师和学生的状态。作为语文科目教师,她也会与学生分享对寄语的感受。看到第一天的寄语“全校师生做好分内之事便是最好的贡献”时,史云梅老师提醒学生们,他们做好“分内的事情”,就是上好每天的课,把每天的作业做好,微不足道的行动就是学生们能提供的最好的贡献。
看校长每日寄语,感受校长的叮咛
“校长的话让我意识到翠园的师生都在奋斗着。”翠园中学高一学生曾恺峰同学说,校长用温馨的话语帮助他快速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让他更加有信心度过这段特殊的日子。
“漫漫长夜终有尽时,匆匆春风定有来日。希望我们在这段特殊的时光里,一起努力,共盼春日的到来,收获更好的自己!”翠园中学高二学生毛梦迪告诉记者,韩校长的每日寄语传递着温情也激励着她。
翠园中学高二学生田骏涛坦言,全校师生一起上网课,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经历。一开始,他心中有一些慌乱,但是从开课伊始,韩校长就用每日寄语的方式给学生加油打气。“看到这个每日寄语,我们就感觉就像校长在耳边叮咛我们,学习动力大增”。
在线听课对于翠园中学高一学生刘逸飞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挑战。“离开了学校和老师的监督,我们难免会有些松懈。”但是,每次上课前当他看到校长的每日寄语,他都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他说,校长每日寄语让他感受到学校对学生的深切关怀,“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也是一种成长,只要认真刻苦,成长和成绩必都能实现弯道超车!”
“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战斗”
“纵观历史,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是有成就人的必备特质!”2月18日,韩冬青校长的“每日寄语”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对于“每日寄语”,韩冬青校长表示,在线教学是非常时期的非常规学习方式,“孩子们非常辛苦,老师更辛苦,只是想学校全体行政人员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战斗”。
在线教学期间,翠园中学校长韩冬青坚持每天给学生写寄语,并通过网上授课的各科老师将寄语内容在网课中传达给学生。目前,两周之内的“每日寄语”已经新鲜出炉,我们可以率先通过这两周的寄语感受韩冬青和翠园中学教师的爱生之心,品读翠园教育人的育人情怀。
第一周寄语>>>
2月10日:灾难面前,最能彰显国家力量!全校师生做好分内之事便是最好的贡献!
2月11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也是一种成长!只要认真刻苦,成长和成绩必都能实现弯道超车!
2月12日:老师每天线上授课的工作量是平时的N倍,请同学们珍惜和敬畏每一堂课!
2月13日:没有以往那么多的督促、提醒,你的成长进步更真实,更有力!
2月14日:教和学是种技能,体现技术,但更是一种智慧!我们必须寻找适合自己的,才更有效率!
第二周寄语>>>
2月17日:一周过去了,你适应吗?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要不断地接受挑战!
2月18日:纵观历史,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是有成就人的必备特质!
2月19日:学习上,你不完全属于翠园老师,但翠园老师永远属于你!
2月20日:今天的努力不止是实现升学的目标,而是为了创造人生奇迹!
2月21日:在老师身边学习和在家人身边学习可能心态不一样,但你必须平心静气,更加专注!
采写:南都记者 伍曼娜 通讯员 张本金 马平
编辑:罗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