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老师们该怎么引导孩子,特殊时期,存一份敬畏,养一身静气?该怎么携手孩子,关注时事,在前线用生命抗疫时,守在后方用画笔助力?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深圳市罗湖区水田小学的许嘉萍老师,选择用剪纸这一形式,将“抓髻娃娃”这一传统形象,结合时事,创编成故事,拍摄成定格动画,借网课的机会分享给罗湖和全国多地的孩子们。
利用剪纸素材“抓髻娃娃”制作定格动画
从2月1日开始,许嘉萍老师经过构思故事、编辑脚本、剪纸素材、拍摄动画、后期剪辑,耗时5天,完成了这个“宅”家时光的定格动画《有趣的剪纸娃娃》。其中的剪纸素材,许嘉萍老师运用了火神山、病毒等形象,提醒大家勤洗手戴口罩。作品将传统的抓髻娃娃与现代事物巧妙结合,用艺术的感染力,与孩子们产生共鸣。
据了解,抓髻娃娃作为黄河流域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剪纸样式,也叫“送病娃娃”“辟邪娃娃”等。同时,“髻”的谐音是“吉”,有大吉大利的意思。
《有趣的剪纸娃娃》是许嘉萍老师第一次尝试定格动画的拍摄,作为这个视频作品的导演、摄影师兼配音演员,她在拍摄一开始就明显感觉到,动画作品创作没有动手剪纸那么得心应手。2月5日第一次拍摄完成视频初稿时,她说自己是“战战兢兢发给了闺蜜先过目”。
意外的是,她的闺蜜“吐槽”了一番:“你这病毒也剪得太美了”!许嘉萍老师的闺蜜是手绘童书的作者,许嘉萍老师相信闺蜜比自己更有讲述故事的经验,听取了闺蜜建议后,她把镜头转换的情节处理得更巧妙又重录了一次,这才有了如今这个视频的呈现。
罗湖剪纸创作课程辐射全国多地
选择剪纸作为定格动画的元素时,许嘉萍老师的剪纸运用的是无稿剪纸的方式。无稿剪纸,更挑战创作者对剪刀的运用能力、对造型的把握能力。她说,无论成品如何,都像她在课堂中跟孩子们所说的那样:“不要害怕,大胆剪,无论悲喜,剪刀和纸,能忠诚得表达你的心”。
作为创作者,许嘉萍老师期盼以身作则,用可得的工具,告诉孩子静能生慧, 顺势而为,在浮躁中学会沉淀,在压力中学会调节,在失去中学会珍惜。作为网课教师,许嘉萍老师希望孩子们通过剪纸动画的欣赏,能了解抓髻娃娃这个传统形象,了解它驱邪避灾等寓意,寄托祈福之意。
许嘉萍老师的参与《罗湖美术教育网络课程》剪纸系列网课推送至今,影响罗湖区众多孩子,孩子们纷纷拿起剪刀,他们的作品像雪花一般向她飞来。在许嘉萍老师的朋友圈里,全国各地的教师更是给她发来了他们学校学生的剪纸作品。她很高兴的看到,这节课已经辐射越来越广,祝福也送去越来越远。“纸花纷飞,我们云中寄锦书,助战疫情”。
完成《有趣的剪纸娃娃》一课后,许嘉萍老师和孩子们放下剪刀,将开始下一个专题《有趣的鞋》的探究学习。她说:“人生路漫漫,步履永不停,希望特殊时期的这双有趣的鞋,让孩子明白,无论何种境地,心中都要充满力量,稳稳当当,走好人生每一步。”
据悉,深圳市水田小学开展剪纸特色教学近一年,通过剪纸单幅作品、剪纸绘本系列的学习,提高孩子们的全局观察能力与手脑协调能力,增强自信心。同时,让孩子们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拿起剪刀和纸就能表现所看、所想,自在表达内心感受,用小小的剪纸,实现“水田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采写:南都记者 伍曼娜
编辑:罗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