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一早,深圳市第二批中小学生返校复课,罗湖高级中学(简称:罗高)高一、高二学生也有序错峰返校。返校当天,该校一位学生家长送孩子到校门口后抓拍的一张照片,在学校教师和家长间引发热议。
家长抓拍“背影”图片引热议
这张图片的拍摄者是罗高高二年级学生家长林先生,照片中有三个他熟悉的“背影”。其中一位身穿校服,背着书包,两只手拎着大包小包的是林先生的孩子。林同学身边另外两个背影,是该校校长李春娥和副校长章顾胜,他们正伸手接过孩子的行李。图片中还有手持测温枪的学校保安人员,全副武装的疫情防护工作人员。
两位校领导帮学生提着行李箱,一路陪伴问候。家长被这一“平凡的瞬间”所感动,于是拍下了一张“半世纪一遇”的珍贵“背影”。
“我特别感动,刚刚好就抓拍到了这一瞬间。”5月13日,林先生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当天一早他把孩子送到学校,在校门口附近帮孩子在把带到学校的日用品放下来,就目送孩子向学校走去。“大概就是在校门口停留的30秒时间里,我看到学校校领导们帮助孩子们把行李拎到学校去。”
林先生说,他的孩子在罗高学校两年,他也感受到了学校良好的校风。“校长带领下的罗高团队在‘最前线’为孩子们站岗,老师们也会在校领导的引领下做好本职工作。”
5月12日,林先生将图片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中,这张图片的配文是“珍惜半世纪一遇的背影”。他解释说,因为自己年近半百,第一次偶遇这样温暖的校园背影,于是写道“半世纪一遇”。
“背影的背后更多的是感动”、“忙碌的背影是罗高人真诚的奉献”、“罗高对孩子们的付出大家看得见”……图片在学校家长群发出后,家长们也纷纷表达感受,认为小小的细节,彰显大爱,罗高人用朴实的行动,默默的付出诠释着师德、师范。
“我们的付出,家长们都会看得见。”
李春娥校长告诉记者,帮助孩子们拿行李是学校十余位行政人员自觉的行为,但是没想到家长们很受触动。“我们的付出,家长们都会看得见。”
“能得到家长的认同,我们也觉得付出非常的有意义。”章顾胜副校长则表示,学校和老师们尽量给孩子营造返校如回家的轻松与温馨,能让学生开心返校。
“这既是偶遇,也是必然”。罗高老师表示,看到这张感动家长们的照片,朱自清散文《背影》中那个父亲的形象,仿佛又呈现在大家眼前。
据了解,为了学生平稳有序返校,学校做了充足的准备,包括梳理每一个细节,制定出详细的流程,也包括对全体教职员工、家长、学生进行返校的培训、温馨提醒,以及进行实际操练等。以学生入校为例,罗高细化为四步:一是消毒,二是测体温,三是洗手,四是换口罩,四个环节后,三个年级学生按照各自通道进课室,不交叉不聚集。
学生返校前,罗湖区教育局联合多部门拍摄供全区学生学习的两个疫情防控宣传短片,是在罗高拍摄的。如,罗湖区教育局、罗湖区疾控中心联合拍摄了新冠肺炎学校应急演练教学视频,就取景于美丽的罗高。
李春娥校长说:“在罗高校园里拍摄这样的疫情防控模拟演习视频,是疾控中心和教育局对罗高团队最直接最专业的指导和帮助,拍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另外,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校园疫情防控知识,给同学们复学做好服务保障,罗湖区教育局联合区疾控中心,在自罗湖高级中学取景,共同制作了《罗湖区校园健康教育课》小视频。
陪伴学生的“背影”无时不在
有罗高教师坦言,其实在罗高像这样陪伴学生的“背影”无时不在,随处可见,它是罗高育人情怀的真实体现,是罗高教师爱生如子的形象写照。
大疫当前,罗高师生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一方面做好疫情防控,确保师生平安健康;另一方面加强线上教学高效行动,让学生线上学习不掉队,并且收获满满。
5月11日,第二批学生返校复学,学校做足了一切准备,校园整拾一新,校领导和老师们盛装出现,满怀喜悦,迎接学子归来。老师们热情地给孩子们测体温、换口罩,帮助学生洗手消毒、提拿行李,引导学生有序进入校园,回到教室、宿舍。很多同学们都激动不已,兴奋地说:“回家真好!”
罗高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把学生的进步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达成目标,注重人文关怀,做到细节体贴,“成就每个人的成长”。如果把这一理念做一个完美诠释,那就是一个字——爱。
“爱的行动是陪伴。”罗高老师提到,罗高育人首先从细节入手,营造家园氛围,培养家校情感,让每一个师生走进校园,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就能感受到一种家的温馨、家的幸福。从早上7时校门口迎候,到中午饭堂有序就餐,再到晚上10:40熄灯就寝,每时每刻,学生都能听到老师的亲切问候,都能见到老师陪伴的身影,“就像亲人一样始终守候在你的身边”。
教师以校为家,学生以校为家
据了解,罗高学子还可享受导师陪伴制成长待遇,指向学生的终生发展。特级教师刘昌如老师说:“老师的职责就是陪伴,学生的成长进步就是对老师的最好回报,就是我们的最大幸福。”
从进校的第一天开始,通过一个学期教学磨合,师生互动,双向选择,学校给每一个学生确定一名导师,跟踪,辅导,陪伴。导师可以是正在教学生的老师,也可以是曾经教过学生的老师;导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导师既负责学生的学习进步,又关注指导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轨迹和未来发展方向等。
可以看到,罗高教师以校为家,他们用父母般的博大情怀,诚心接纳每一个学子,从校长到老师,从老师到员工,对学生的关怀事无巨细,体贴入微,陪伴的不仅只是学业成长,还有吃穿住行、还有身心成长快乐。
罗高学子以校为家,他们在学校不仅能享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呵护,自主快乐;而且还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和担当,心怀感恩,奋发有为。“当你需要时,总有老师会及时出现在你的身边。”
采写:南都记者 伍曼娜
编辑:罗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