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冯群星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提交了五份书面建议,涉及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议题。他在谈到智慧教育时表示,尽管国家高度重视师生减负问题,但中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问题仍然存在,可以考虑引入人工智能应用,帮助学生减少无效重复作业。
智慧教育:通过知识图谱等技术实现个性化学习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教育领域的师生减负问题,但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依然存在。”刘庆峰介绍,科大讯飞承担的“基础教育大数据研发与应用示范工程”国家专项已积累35亿次答题记录数据,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显示,学生作业中超过60%的题目为无效重复的练习。
如何给学生减负?刘庆峰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例如,运用手写识别、自动批改、知识图谱等技术,可以把学生的纸质作业转化为学习数据,再据此实现个性化的作业布置,将学生的无效重复作业时间减少50%以上。
与此同时,老师的作业批改负担也能减轻。刘庆峰说,科大讯飞的智能批改技术已经在四六级阅卷、中高考作文等主观题批改与质检方面得到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如果日常作业批改也能实现智能化,老师就可以从繁重、机械、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花更多的精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刘庆峰建议,在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中推广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并将减负增效和因材施教作为示范区验收的关键内容和核心指标。鼓励学校和社会应用新技术手段来实施因材施教,保障基础性普惠教育的同时,也在政策上允许家长通过自愿付费的方式获得个性化教学内容和服务。
智慧医疗:赋能基层医疗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效率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电话机器人、远程问诊、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等人工智能应用加速落地,发挥抗疫作用的同时,也展现了智慧医疗的广阔前景。
刘庆峰说,在防疫主战场武汉市,科大讯飞电话机器人仅用6小时就完成100万居民的筛查随访,提升疫情筛查效率20倍以上。“针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工智能电话机器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人群进行流行病学和溯源调查,使得调查工作覆盖人群更广泛、信息收集更及时全面,提高精准度和筛查效率。”他说。
此外,刘庆峰认为,面对我国优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结构性问题,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供有效支撑,并为健康医疗产业创造全新的服务模式和手段。
以科大讯飞所在的安徽省为例,2018年3月,安徽省卫健委在全国率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覆盖全省的基层诊疗能力提升系统。目前,该系统已覆盖省内16个市、61个县(包括16个国家级贫困县、29个省级贫困县),服务30000多名基层医生,累计提供4744万条辅助诊断建议,诊断合理率从70%提升到88%。
基于这些实践经验,刘庆峰建议,参考“安徽经验”,加快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在全国的应用推广。同时,建议国家卫健委将人工智能电话机器人作为公共卫生服务手段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效率。
编辑:程姝雯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2020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