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珠海不设GDP目标,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珠海
原创2020-06-09 11:15

南都讯 珠海市九届人大八次会议于2020年6月9日上午开幕,市长姚奕生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透露,2019年珠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35.89亿元,同比增长6.8%,经济总量升至广东省第六位。与往年不同的是,受疫情影响,报告在谈到今年珠海发展目标时,并未给出2020年GDP目标,而是提出今年要优先促发展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P8A1470.JPG

报告提及,城镇新増就业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进出口促稳提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増长基本同步;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实体经济

培育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报告提出,积极扩大有效需求,稳住经济基本盘。实行重点项目挂图作战,推动项目建设扩容提速,安排年度重点项目477个、计划投资1661亿元,力促71个项目建成投产、175个项目开工建设。

2P8A1558.JPG


    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出台专项政策,加快培育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打印设备为重点的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报告还提出,要推动建设珠江口西岸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谋划建设深珠合作示范区。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粤港澳物流园,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

珠澳合作

推动构建粤澳双方共商共建共管

    报告指出,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尚未真正破题。今年将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为澳门长远发展开辟广阔空间、注入新动力。


     加快推进粤澳深度合作,推动构建粤澳双方共商共建共管的新机制。优化横琴“分线管理”。修编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为澳门拓展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动横琴、保税区一体化区域加快发展。


    支持澳门产业多元发展,不是对澳门现有产业的简单复制和扩容,而是提升产业能级、发展新兴产业、聚焦做实业。


    进一步完善澳门居民在横琴就业、创业、居住的政策。打造粤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加快建设“澳门新街坊”,推动澳门教育、医疗、社保、法律服务等民生配套延伸到横琴。争取扩大澳门单牌车入出横琴覆盖面。

交通

洪鹤大桥、金琴快线今年通车

    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洪鹤大桥、香海大桥、金海大桥,确保洪鹤大桥航展前通车。加快建设金琴快线、兴业快线、机场北快线,确保金琴快线今年通车。开通板樟山新增隧道,动工建设珠海隧道。


    报告还提出,要加快推进广中珠澳高铁、广江珠澳高铁、广州地铁十八号线延伸至珠海项目前期工作。携手深圳推进伶仃洋通道规划。加快建设黄茅海跨海通道。推进与中山东外环高速、西环高速南延线的路网衔接。做好珠海机场总规修编,加快建设T2航站楼、综合交通枢纽、空港国际智慧物流园,继续推进国际口岸开放。


    加快建设莲洲通用机场二期。完善高栏港多式联运物流体系。谋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超级枢纽港。推动新横琴口岸通关,推进青茂口岸建设,重建九洲港口岸。

城市

推进情侣路“一带九湾”改造提升

    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方面,报告提出,要完成香山湖公园、金湖公园、城市阳台一期建设,改造提升海天公园,加快建设横琴湿地公园、黄杨河湿地公园二期。


    启动文化艺术中心选址、设计工作。继续推进情侣路“一带九湾”改造提升。


    持续开展城市更新,抓好香洲北工业区、香洲科技工业园、唐家第一工业区、银坑片区改造,推动一批旧城镇和旧村改造,新增“三旧”改造167公顷、完成133公顷。积极处置盘活主城区“烂尾楼”。


    加快西部生态新城建设,提升产城融合水平。

消费

打造若干个特色夜间经济区

    今年仍将实施专项扶持政策,支持复工复产复市。报告提出,要开展促消费活动,提振餐饮、汽车、家电等领域消费。壮大疫情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扩大健康类消费。


    鼓励消费载体提质升级,加快发展社区连锁便利店,支持特色商业街区升级改造,打造若干个特色夜间经济区。

民生保障

加快建设一批中小学校,启用市妇幼保健院南院区

    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今年珠海将做哪些工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实施学前教育“5080”攻坚行动。加快建设一批中小学校。


    加快推进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国家试点。支持打造高水平医院。启用市妇幼保健院南院区,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北二区科研综合楼、市慢性病中心等项目,新增公立医院床位1480张。


    报告提出,要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医保财政补助、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强化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

乡村振兴

打造大湾区乡村旅游目的地

    报告提出,要统筹推进乡村“五个振兴”。围绕“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加快建设港珠澳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四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建设洪湾渔港水产品加工展示展销产业园,支持建设现代化生猪养殖场,打造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中心。


    要实施乡村“四变”工程,推进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打造大湾区乡村旅游目的地。


    要推进海岛保护开发利用,加快海岛渔村更新改造,实施海岛水利、电网升级等工程。

采写:南都记者 袁平峰

摄影:南都记者 吴进

编辑:袁平峰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珠海两会进行时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