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上半年广东经济数据里的细节

南方都市报APP • 一号楼
原创2020-07-22 00:01

上半年广东经济数据和全国对比.png

上半年和一季度广东经济数据跟全国对比

南都讯 记者魏凯 几天前官方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广东宏观经济数据。这份2020年期中考成绩单显示了广东经济基本盘在疫情冲击下依然具有良好韧性,对此官方也用“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经济运行稳步复苏,基本民生保障有力”进行了精准概括。而详细审视这份官方数据,除了稳步复苏的主基调之外,南都记者也从中发现了一些能反应广东经济新动向和新变化,非常值得一说。


什么导致上半年广东经济增速略低于全国

官方公布的广东和全国一季度和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广东GDP同比增速为-6.7%,全国为-6.8%,显示一季度虽然因为疫情导致经济负增长,但是广东增速依然略高于全国;而对比上半年广东和全国GDP数据,前者为-2.5%,后者为-1.6%,显示广东增速略低于全国。

一个问题随之而来:为什么一季度广东经济数据还略高于全国,而到了上半年就变成了略低于全国?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变化?

对此南都记者通过对官方数据进行拆解后发现,主要是二季度广东经济增速相比全国有明显的落后:从单季数据看,二季度全国经济增速已经明显回正,增速为3.2%,而广东二季度经济增速只是微弱回正,刚刚过了零线,去年二季度GDP绝对值为26614亿,今年二季度为26715亿,只增加了100亿左右,同比增速低于1%。

进一步拆解数据,上半年广东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同比增速均优于全国,只有第二产业同比增速略低于全国(广东-6.25%,全国-1.9%)。而官方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规上工业增加值13931.88亿,同比-6.4%,建筑业1739.45亿,同比0.9%,和同期全国数据(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1.3%)相比,显然,拖累前进步伐的是规上工业增加值。

官方数据显示,一季度广东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15.1%,到了4月份开始好转,4月当月同比增速为3.6%,6月当月同比增速为3.9%(5月当月数据官方未公布),而全国恢复的速度为4月3.9%,5月4.4%,6月4.8%,显示二季度广东规上工业的恢复步伐不仅慢于全国,离自身正常水平也还有距离(18、19年数据显示广东正常年份单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在5%左右)。如果保持现有的恢复速度,估计要到今年三季度广东单月工业增长水平才能恢复至疫情前的正常水平。


基建投资超预期的原因何在

因为大湾区城市群的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向来是广东的强项,今年也是如此。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广东同比增长0.1%,而全国同比下降3.1%,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资明显优于全国水平,上半年广东为增长7.2%,而全国为下降2.7%。

官方通报对此也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上半年广东以5G、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和民生领域加大投入,还有国家预算资金保障力度持续加大的原因。

而南都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后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广东省政府成功发行了超常规数量的地方债对此起到了重要保障。

今年5月份广东通过财政部深圳证券交易所政府债券发行系统成功发行了共计33期、累计1035.1亿地方债,当时创下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单场发行只数及总发行只数的新纪录。

这批债券包含了率先发行国家再提前下达新增专项债券712亿元,还包括全国首发新基建专项债、全国首发水资源领域绿色专项债等创新品种。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粤港澳大湾区新基建、交通基础设施、农林水利、生态环保、民生服务、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多个重点项目支出。

有了充足的财政资金保障,上半年广东重大项目投资也得以快速增加。官方通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广东共有亿元以上建设项目 5196个,同比增加 367个;其中 10 亿元以上项目 1340个,同比增加 198个。


产业投资的新亮点在哪里

除了基建投资之外,产业投资方面今年上半年广东也有新变化。

官方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第一产业投资大幅增长35.8%,而全国数据是3.8%,在这一单项上广东保持了绝对优势。

不过,在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两项关键指标广东并未公布官方数据,而全国的数据分别是下降11.7%和下降7.3%,广东仅披露了一些单个产业投资数据,如采矿业增长58.7%(主要是省内重大石化项目带动);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3.0%;医药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分别增长50.3%和25.5%。

对于第一产业投资飙涨的原因,官方通报也解释为主要是“生猪养殖绿色转型升级”。

资料显示,由于非洲猪瘟导致的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猪肉价格高位运行,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在保民生“菜篮子”的考虑下,广东新上马了多个环保养猪项目。

去年年底,深圳康达尔集团宣布今年在茂名高州市、湛江市徐闻县投资两大生猪产业链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项目将新建饲料生产、生猪养殖、生猪屠宰、食品加工与流通以及其他配套设施,定位为国内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示范性产业链项目。徐闻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年中建成投产,高州项目计划底建成投产,合计年出栏100万头生猪。

此外,广东省生猪养殖龙头企业温氏股份也在6月份宣布在韶关投资4.2亿建自动化生猪养殖场。该项目为温氏第四代现代化示范场,采用全密闭式多层立体建筑结构,配置国内外先进自动化智能化设施以及物联网环境监测、AI养殖等系统,预计年上市肉猪15万头、基础母猪存栏约2万头,年产猪苗约40万头。


为何上半年广东净出口超预期

上半年广东经济数据中最令人觉得超预期的亮点也许是净出口。尽管疫情带来的物流受阻导致广东出口和进口同比略有下滑,但两项冲抵之后,净出口对经济总量的拉动已经回到疫情正常水平。

官方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货物出口1.82万亿元,货物进口1.24万亿元,净出口顺差为0.58万亿,为上半年全国净出口顺差1.18万亿贡献了近一半。和历史数据相比,19年上半年广东净出口顺差为0.67万亿,18年为0.57万亿,这组对比也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净出口已经接近回归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

对于这一结果目前大致有两种解读角度,第一是由于国内疫情相对欧美更为缓和,因而国内复工复产的进度也更加快,会有一部分因为国外工厂停工无法满足的国际订单转移至国内生产,形成了部分“出口替代”进而拉动了净出口;第二种角度是疫情导致的国内出国留学和出国旅游消费锐减,降低了服务逆差,从而抬高了国内净出口顺差。整体上看,这两种解读都有其合理性。

不过,尽管净出口表现尚可,但疫情冲击下上半年广东外贸出口企业也普遍面临在手订单取消或延期、新订单签约受阻等困难,对此中央和省市也陆续出台了一些帮扶政策。5月份中央政治局公报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6月份国务院发布《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提出十项措施促进出口转内销。来自广东省税务局的公报显示,今年1-5月广东地区出口企业内销经过3个月低迷后,在4月突破去年水平,5月内销金额与4月基本持平,显示出口转内销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由此展望,今年下半年广东外贸净出口的表现依然值得期待。

编辑: 魏凯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