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中国风”!17-18世纪中国外销瓷在粤博亮相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0-08-12 12:19

8月7日至11月8日,广东省博物馆策划主办《惊艳“中国风”:17-18世纪的中国外销瓷展览》,通过200余件/套馆藏陶瓷器,全面展现17—18世纪中国外销陶瓷的面貌,呈现了明清时期精湛、高超的中国制瓷技艺,讲述东西方之间经贸与文化的交流互动。

WechatIMG339.jpeg

清康熙青花狩猎图盘 

展览共分为三个篇章,第一部分“东方雅韵”,主要展示明清外销瓷中的中式器形和纹样,主要器形如罐、瓶、尊等,主要纹饰如花鸟、山水、人物、瑞兽等。第二部分“西风袭来”,主要展示中西方文化交流影响下,中国古代陶瓷器出现的西方来华定制器形和纹样装饰。第三部分“高级定制”,主要展示在西方“中国风”盛行时期,欧洲来华定制中彰显个性和凸显身份地位的纹章瓷,以显示器物主人的富有及身份的尊贵。

WechatIMG340.jpeg

清康熙五彩鱼藻纹储水挂罐

据介绍,在17—18世纪,随着海上贸易的兴起和发展,欧洲大地上刮起了一股浓烈的“中国风”。在这股西方追逐东方艺术的热潮当中,中国的陶瓷器一直是中西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明清外销陶瓷对欧洲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显著的影响,从家居装饰、餐饮文化、日常使用、宗教活动及艺术设计,以至于欧洲制瓷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方方面面,不一而足。中国陶瓷器成为了西方人热烈追逐的珍品。

WechatIMG341.jpeg

清乾隆广彩十三行通景图大碗 

广东在古代陶瓷外销扮演重要角色

明清外销至西方的陶瓷器,既有中国传统纹样和器形的器物,也有来自西方的设计和定制,甚至包括高级定制——彰显个人尊荣的纹章瓷。这些林林总总的“中国制造”,不仅反映了中西贸易的面貌,更是东西方不同文明与文化的对话与碰撞。

据主办方介绍,广东是南海丝绸之路的起点。广州港在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中,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唐至北宋时期,广州一直是第一大港。唐代时,中央政府首先在广州设置市舶使。北宋时,广州的市舶司既是最早设置的,也是全国七个市舶司中最为重要的。广州港除了享有外贸垄断权之外,也是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和控制的最重要的港口。南宋以后,由于广州港日渐淤塞,加上南宋政权南移至临安(今杭州),使福建泉州港以地利之便迅速崛起,并取代了广州港第一大港的地位。元代中期以后,广州港的地位逐步上升,在明清时又重新成为第一大港。这种地域上的优势,使广东在古代陶瓷外销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广东省博物馆尤其注重于明清外销艺术品,包括外销陶瓷器的收藏与研究。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通讯员黄苏哲

编辑:许晓蕾

17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许晓蕾9273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