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才是最好的培训!中山纪中副校长向琴公益开讲教育感悟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中山
原创2020-09-12 20:45

南都讯 记者萧倩苑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如何给孩子更多的尊重,让每一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生命成长的方式?9月12日上午,在中山市翠亨新区朗诗德洲•尚郡,过百个家长与学子齐聚一堂,与中山纪念中学副校长向琴面对面,畅谈教育中的艺术与感悟。南方都市报进行了即时高清直播,通过多个线上渠道吸引了超过13万关注孩子教育的观众在线收看。

微信图片_20200912180236.jpg

分享一:家长首先要愿意学习懂得学习

在本场讲堂中,向琴通过丰富的案例,与大家分享教育话题。并适时与现场家长互动。

在谈及家庭与学校的教育上,向琴谈到,从某种意义来讲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远远大过学校。“家教,特别在启蒙阶段的家庭教育远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重要”,她认为,母亲、父亲、爷爷、奶奶、祖父、祖母等亲人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孩子本身是一张白纸,优点和缺点首先是从父母身上习得的。他们从父母身上学到了做人的规矩、学习选择、学习思考、模仿大人的行为习惯等。真正等到有一天孩子入学了,学的是知识性的学习,虽然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依然担负着培养孩子品德、习惯的责任,但知识性学习在孩子幼小阶段远不如行为性学习对孩子的影响那么直接、那么巨大。要教育好孩子,家长首先要愿意学习,懂得学习。

她提到,小孩子虽然需要父母教导,但并不代表理直气壮、理所当然,进而衍生为不讲道理的绝对权威或控制。家长可以且应该管理孩子、教育孩子、帮助孩子规划自己的人生,但应该建立在对孩子真正的爱、关心、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之下。

微信图片_20200912180419.jpg

分享二: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孩子怎么教是当下家长的焦虑点之一。对此,向琴表示,当家长对孩子这不满意那不满意时,先回头看看自己,放平心态,客观理智地看待孩子的缺点。“要依据每个孩子的特性,而不是自己的人生经验。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而好的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孩子,去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从事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那如何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生命成长的方式呢?向琴表示,首先要无条件接纳孩子,有规则面对孩子;其次要无目的真爱孩子,有智慧帮助孩子;还要无功利培养孩子,有目标引领孩子。

她提出,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培养健康的孩子,过幸福完整的人生”。如果教育目标只是为了培养“有出息”的孩子,譬如有好的职业、有好的收入、一生都在顺境中度过等,以这样的目的来培养孩子,孩子往往会出现“名利之上,爱慕虚荣,精致利己”。“如果你有能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才华卓著的人,一个对社会有影响力的人,一定记得善良、仁爱、有责任、有担当。”向琴说。

微信图片_20200912180452.jpg

分享三:陪伴才是最好的培训班

孩子要不要做作业、要不要考试,要不要好成绩?面对家长们这一困惑,向琴表示,虽然孩子要认真做作业和考试,但不代表孩子只有补课、考试和成绩。

陪伴才是最好的培训班。向琴表示,在目前流行的课外培训上,家长不应该麻木跟风,应该考虑“为什么要培训?”、“是从众焦虑考名校还是没时间管孩子呢?”、“培训能学到什么?”、“培训效果怎样?”、“有没有跟进、督促、检查?”等问题。

有了好习惯,不用培训,也可以学习好;没有好习惯,认真的态度,怎么培训也收效甚微。她认为,有培训,更要有陪伴:心灵的陪伴,行为的陪伴,共同读书、共同写作、共同生活、共同旅行、共同谈天说的……“陪伴是最好的培训。”向琴说。

她谈到,孩子就要像个孩子,孩子就应该有自己的童真,除了懂得学习以外,他们还要能玩、会玩。在学习上很多东西,老师不一定能够教给孩子正确答案。教育不是为了给出正确答案或者唯一的答案,而是要教会孩子去寻找答案。

微信图片_20200912180511.jpg

家长争先提问,向校长教授写作文经验

分享环节结束后,到场家长争先举手提问。有家长针对家校教育的平衡、语文如何出成绩、如何处理孩子的叛逆期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与观点。

其中,针对不少家长都关心的“写作文”难题,作为语文特级教师、有着30年以上语文教育经验的向琴表示,培训机构并不能培训出优秀的作文。“培训机构更多的是教育孩子写作中运用的技巧,但作文需要足够的素材,就像人需要血肉一样”,她认为,家长应该多让孩子有足够的社会实践经验,不能一天到晚困在家中和培训班里,让他们走出去。只有更多对外界的事物有感知,才能积累起写作文的素材,写作才能水到渠成。

有家长还在整个分享会中做笔记、录制视频等。有家长还表示此次向校长的分享会让她获益良多。“因为身边的家长争相比较报班,我也非常的焦虑,但是听完这个讲座后,我理解了应该尊重孩子的需要。”肖小姐表示。

微信图片_20200912182311.jpg

链接

向琴简介:本科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湖北大学教育硕士。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副校长,中学正高级教师,语文特级教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20年,初中语文教学10年。首批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名师培养对象,中山市第五层次紧缺人才,市教师工作室主持人。获首届“志公杯”全国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大赛一等;2019年受邀参加人教社统编三科教材研讨会“暨全国知名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主讲全国范围示范课。

摄影/南都记者吴进

编辑:侯玉晓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