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荔枝产业三年高质量发展:打造成世界荔枝“四大中心”

南方都市报APP • 一号楼
原创2021-01-09 23:08

南都讯 记者 莫郅骅 通讯员 粤农轩 为把广东荔枝打造成为品质与口碑俱佳的农业“金字招牌”,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于近日印发了《广东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计划》)。预计到2023年,全省荔枝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以上,荔枝总产量、优质品种率增长50%,全产业链总产值、龙头企业数量、鲜果处理加工能力、出口基地认证数量、鲜果出口总量、电商销售额、名优品牌产品数量增长100%,形成全球最具竞争力的荔枝优势产业带,把广东打造成为世界荔枝产业中心、研发中心、交易中心、文化中心。

荔枝是广东农业的传统优势产业,栽培面积稳定在410万亩、产量约131万吨,在全国均排名第一,是省内种植面积最大、品种特色最鲜明、区域优势最明显的水果。对此,《计划》提出调整优化荔枝生产结构等13项措施,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打好荔枝产业牌、市场牌、科技牌和文化牌,保障广东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荔枝”标识正式发布。.jpg

“广东荔枝”标识。


强生产

全省荔枝早中晚熟品种结构比例调整为2:6:2

为推动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广东将调整优化荔枝生产结构。全省荔枝早、中、晚熟品种结构比例调整为2:6:2,优质品种率提高50%以上,生产效益提高30%以上。同时,广东将强化荔枝优良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发,新建省级荔枝种质资源原生地保护圃10个,培育优质特早熟、特晚熟荔枝新品种10个。

优质荔枝的生产离不开种植基地、龙头企业与重大平台的协同带动效应。《规划》提出,一方面要加强高标准果园建设,包括改造低效果园100万亩,打造100个高标准示范果园,建设100个出口认证示范基地。不仅如此,还要推进荔枝果园机械化数字化升级。围绕果园种植、采收、运送过程研制机械装备,开展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物联网设施设备和软件研发。

另一方面要加强荔枝产业重大平台建设,抓好广州荔枝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茂名荔枝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茂名市荔枝优势产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建设,并在全省范围内新创建一批荔枝专业镇(村)。

此外,培育壮大荔枝产业龙头企业。在主产区重点培育3家以上荔枝产业省级龙头企业,打造成为产值上亿的国内知名企业。新培育、认定一批荔枝种植业、加工业、流通业、社会化服务等龙头企业。


精加工

到2023年,广东荔枝冷链流通率超70%

荔枝是娇果,保鲜难、贮藏难,推动荔枝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是建立荔枝发展全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规划》指出,广东要推动荔枝保鲜加工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既要支持开展田间移动式真空预冷设施、荔枝新型保鲜集成技术、绿色保鲜剂及相关新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开展荔枝营养健康效应和精深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又要升级荔枝加工设施,支持荔枝小型加工企业发展产地初加工项目,布局一批荔枝深加工项目,开发荔枝保健食品、特膳特医食品、护肤品、日化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同时,要制定荔枝加工产品标准和技术规程,完善荔枝产品及生产标准体系。建立荔枝品质综合评价体系、荔枝产业高质量标准体系。配套研发品质提升的关键控制技术。

在完善冷链物流设施方面,广东将在主产区市县建设交易物流中心和大型多功能冷库,在乡镇布局田头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到2023年,全省荔枝冷链流通率提升至70%以上。


广销售

开拓高端市场、网络云平台等多渠道

广东不仅要将荔枝产得好,还要卖得好。《规划》特别指出,要构建荔枝市场营销网络,培育壮大荔枝品牌,并支持荔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多维度打响“广东荔枝”的美誉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一方面,广东将持续推进荔枝市场营销行动,积极开拓高端消费市场、网络云平台等多种销售渠道。着力推动广东荔枝出口,拓展北美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

另一方面,广东要打造“广东荔枝”区域公用品牌,建立“广东荔枝”公共运营平台。并大力推广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重点培育壮大县域区域公用品牌、知名产品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还将策划推出一批荔枝文旅线路,设计一批以荔枝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品牌,支持建设一批荔枝特色小镇。这也离不开加强荔枝古树和特优珍稀种质资源保护。

此外,《规划》还提出,省财政统筹资金将重点支持荔枝产业项目,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支持荔枝产业发展,发挥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作用,加大贷款有效担保措施落实力度。同时,把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荔枝主产区市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内容,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pic_827592

一号楼工作室出品

 

 

编辑:莫郅骅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广东六大水果,共享甜美生活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