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人大代表梁辉晖等:打造水陆空立体交通,谋划地铁建设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珠海
原创2021-02-04 23:00

南都讯 2021年珠海两会落幕,但一些代表提出的建议仍持续受到关注。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珠海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最西边。珠海市人大代表梁辉晖等人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珠海城市交通立体化建设进程,为建成枢纽型核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奠定基础的议案”认为,这一地理位置赋予了珠海向西部和北部地区辐射的天然优势。而要开发这一潜力,让珠海更快速溶入大湾区的建设,真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西部桥头堡”,关键就是要继续完善城市交通,构建包含航空、港口、铁路在内的立体交通。

保障T2航站楼建设

梁辉晖等人在议案中指出,“高质量保证珠海机场T2航站楼落成是让珠海溶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一环。”

珠海机场于1995年建成通航,近年来,发展猛进,增速领跑全国,呈现客货两旺的局面。在客流量上,珠海机场在省内排名第三,仅次于广州和深圳机场,其在珠江西岸地区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目前在建的珠海机场综合服务中心及航站楼也预计将于2021年底完工。其设计方案包括陆侧交通及GTC设计、空侧站坪设计、T2航站楼设计、北区城市设计、配套酒店设计等,重点平衡陆空资源分配,满足未来航空量发展及航展期间的使用需求。项目建成后,珠海机场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500万~3000万人次需求。

pic_4111

加强高栏深水港建设

梁辉晖等人认为,高栏港在区位和资源上得天独厚:在区位上,它位于珠海市西南端、黄茅海东岸、珠江鸡啼门至虎跳门出海口之间,可辐射珠江口西岸城市群和华南、西南、中南地区;在资源上,它拥有建港岸线68.5公里,可建万吨级以上码头100多个,拥有珠江三角洲最大吨位的液体化工品和散货码头泊位,具备建设30万吨石化大码头的良好条件。

据此,议案指出,应加强珠海港口建设,可以考虑通过江海联运、海铁联运直接参与西江流域的资源配置,发挥珠海港区的区位优势和腹地优势。

pic_766118

规划好轨道交通网络 

国家发改委已经将粤港澳大湾区城际和市域铁路作为重大工程纳入“十四五”规划,预计到2025年,要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时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建成轨道上的粤港澳大湾区。在此政策背景下,议案指出,应加快推进广珠澳高铁、珠肇高铁、广江珠高铁的建设,促进珠海与周边地区联动。

除了城际交通,议案还提出要做好珠海内部的轨道交通规划。梁辉晖等人指出,尽管珠海的公共交通性价比在全国位居前列,“一块钱公交”得到了广大市民赞扬,但这还远远不够。他们认为,珠海还需要地铁,来连接公交车网,以促进产业发展,便捷市民生活。议案还进一步明确地指出,这条内部轨道交通应该是“从东部中心城区香洲区到西部中心城区斗门区和金湾区,与将建成的佛江珠和广珠延长线的两条高铁构成一闭环铁路网”。

面对“珠海人口不满300万”这一地铁门槛,梁辉晖等人提议,可以从珠澳同城化建设的视角出发,把澳门人口一并纳入计算,并与澳门地铁一并设计申报。

南都记者杨亮 实习生丁莉

编辑:杨亮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