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游戏产业发展报告:建议分层级定制游戏企业扶持服务

南方都市报APP • 一号楼
原创2021-03-16 22:03

全国游戏产业营收,广东占了七成;广东游戏产业营收,广州占了将近一半。毫无疑问,广州游戏产业,稳居国内游戏产业的第一梯队。

提起广州游戏,“买量”、“务实”、“南方派”等标签印象深刻。显而易见,广州游戏产业,极具鲜明的地域特色。

亮眼成绩和鲜明标签描绘了广州游戏产业的轮廓,却仍只停留在模糊与刻板的概括。随着行业趋势的日益复杂与市场竞争逐渐激烈,细致描绘一份广州游戏产业地图已是刻不容缓。

游戏产业的不断崛起,不仅为拉动国内经济贡献重要力量,也通过文化出海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增添助力。因此,一份立足实际,全面客观的广州游戏产业的调研报告,不仅是广州游戏的产业地图,更立足于双循环大背景完善了全国文化经济双发展的战略版图。

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对游戏产业的扶持力度明显加大,且已经深入到区级层面。比如,2017年,上海发布“文创50条”,从电竞场馆建设等硬件到创新、人才、资金等产业化要素资源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行扶持。广州目前尚无针对游戏产业的整体发展规划。

此外,广州暂无标志性的游戏产业园区,暂无针对游戏企业的综合扶持政策,尤其缺乏政策的配套措施和落地细则,导致游戏企业特别是中小微游戏企业在资金、人才、政务服务等方面较难得到支持。

政策.jpg

据公开信息整理,北上广三地游戏扶持政策

报告显示,企业普遍反映人才政策、人才服务不足,缺乏针对性,导致骨干企业和头部企业“留人难”。19.23%的受访企业认为其发展瓶颈是人才不足。对于初创游戏企业来说,融资难、融资慢、补助政策资金到账周期长,以及办公场地缺乏等都是亟待解决的政策扶持难题。

对此,报告建议,针对人才,应当分层级为企业定制服务,优化资源调配,出台专门的游戏产业人才政策或者完善现有的人才政策,适当给予税收、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优惠。

针对产业集聚,办工场地短缺问题,报告也建议,可在龙头企业周边规划游戏产业园区,或在互联网、通信技术等与游戏有紧密关联的产业园区内划分游戏区,一边引进头部企业、骨干企业,一边培育本土企业做强做大,针对企业的需求提供专业服务,促进广州游戏产业的空间集聚,打造标志性的产业园区。

针对产业整体发展规划,报告则提出,应当擦亮优势产业招牌,如挑选游艺装备等优势游戏分支产业出台更明确细则,促使广州游戏产业特色化、精细化、品牌化发展。其次,鼓励发展与游戏产业紧密关联的游戏周边、动漫电影、电子竞技、游戏直播等行业,使广州的泛游戏产业链更加完整,产业附加值进一步提升,推动广州文创产业网络的整体繁荣。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 广州市游戏行业协会联合出品

策划:王海军 王卫国

课题组牵头人:裘萍 冯芸清

课题组研究员:冯芸清 蒋模婷 梁思华

设计:张博

1号楼.jpg

编辑:冯芸清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亮出广州游戏千亿家底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