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滨江区考察团点赞罗湖高科技预制式学校,就学校建设取经

南方都市报APP • 罗湖教育
原创2021-03-18 14:50

南都讯 记者谢粤蕾 人口密度大、用地紧张,学位紧缺的问题就无法解决?答案是否定的。去年9月,深圳最早建成区罗湖区启用了一批高科技预制式学校,每所学校从完成立项到竣工所用的时间不到三个月,短期内大幅提升学位供给能力,有效缓解辖区学位压力,新增学位5000个,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那么,高科技预制式学校到底长什么样?如何解决用地等建设问题?家长和学生们接受程度有多少?……近日,就学校建设、教师人才引进等方面的问题,杭州市滨江区考察团来到罗湖区进行考察参观,罗湖区副区长宋强出席并主持来访座谈会。罗湖区教育局局长殷刚一行陪同考察团走访了解莲南小学、翠园东晓中学两校的高科技预制校区。

800x534_6052cf6bd19d0.jpg


考察团参观莲南小学莲馨校区、翠园东晓中学

3月16日上午,殷刚一行陪同杭州市滨江区考察团参观走访,首站来到坐落在梧桐山旁边,毗邻仙湖植物园的莲南小学莲馨校区。在莲南小学校长冯永的带领与介绍下,杭州市滨江区考察团一行从校门口的绿植区开始,通过学校的吉祥物、手绘画、竹子等,了解与该校“自然教育”的教学理念相辅相成的教学环境;走到教室、办公室、美术室、音乐室等,了解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全钢结构教学楼;从该校电子黑板、电脑录播室、网络机房、广播室等,感受高科技应用于预制式学校。据介绍,莲馨校区设置了30个教室,全年新招收六个班级的一年级学生,每个班级有40多名学生,配备的14位教师学历均在本科以上。

800x534_6052cf63c6c87.jpg

800x451_6052cf660e384.jpg

紧接着,杭州市滨江区考察团一行来到翠园东晓中学。该校预制式校区与本校区仅相隔一条路,体现了罗湖区将最好的地块投入用于教育的诚意。该校区按照18个班、900个初中学位的规模,采用中式“四合院”结构建设,建筑总面积约3516平方米。走在色彩碰撞、极具艺术感的走廊,考察团成员不忘拿起手机拍下所关注的地方,并不断地询问该校区在建设期间的细节情况。

800x600_6052cf6365621.jpg

800x534_6052cf7d9a56e.jpg


今年秋季将新增2所高科技预制式学校

在来访座谈会上,杭州市滨江区考察团对罗湖高科技预制式学校点赞,并提出了预制式学校所面临的用地、建设和验收等方面的问题,相关负责人一一解答。据会上内容,该办法充分利用了辖区现有储备用地,采用全国领先的轻钢结构装配模式建设预制学校,这种模式将学校建设周期从3-5年缩短至3-6个月。

据了解,截至2021年3月,罗湖区通过土地整备、回收、查违等方式,充分利用政府储备用地、规划教育用地等,合理腾挪校内用地、建设期间过渡用地,超常规落实了8块高科技预制学校(校舍)场地,其中6所已投入使用,2所将于今年秋季投入使用。

为了能够让这批高科技预制式学校较快且安全地投入使用,区政府、区教育局及相关部门采取了不少创新做法。如结合深圳市先行示范区建设要求,修订临时用地和临时建筑管理办法,突破政策瓶颈和规范,进一步扩展教育空间;各审批部门对项目推进的关键审批事项,不以申报材料齐全作为审批前置条件,只要核心条件符合即可先行审核,缩短审批时间等。

与传统学校建筑相比,高科技预制式学校具备哪些特点呢?据介绍,高科技预制式学校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快速搭建,是高标准、高质量快速建设现代建筑的新方式,除了建设周期短,还具备环境影响小、绿色环保、安全舒适的特点。

 

未来五年力争新增3.5万公办义务学位、0.9万学前学位

高科技预制式学校的投入使用,能够在短期内大幅提升学位供给能力,有效缓解辖区学位供需矛盾,罗湖教育局表示未来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挖掘合适用地,加快更多建设高科技预制学校,而这只是在学位建设上的举措之一。此外,罗湖区教育局还将通过新建学校完善教育资源布局,通过改扩建学校提升老旧学校面貌、坚持高标准开办新学校(幼儿园),加大学位供给力度,确保辖区适龄儿童100%有学上。

未来五年,罗湖教育将聚焦学位紧缺重点片区,全力以赴完成新增3.5万个公办义务教育学位和0.9万个学前教育学位的建设任务。同时,将打造“素质教育先行区”“智慧教育创新区”“教师发展示范区”“教育治理样板区”,到2025年,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建成深圳领先、全省先进、全国前列的教育强区。

编辑:罗悦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