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专家荟萃罗湖翠北议家校社协同共育

南方都市报APP • 罗湖教育
原创2021-05-16 17:00

“儿童拥有一个人的所有权利!”5月15日,在2021年首届全球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论坛翠北分论坛上,来自深圳市罗湖区翠北实验小学的学生戴凡雨在演讲时喊出这句话,她作为儿童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梦想是当一名尊重儿童、发展儿童的小学校长。

800x1199_60a0c196c88dc.jpg

儿童演讲  儿童声音

提供儿童视角,让人思考怎样为儿童权利、儿童参与、儿童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支持,是该分论坛的亮点之一。此外,围绕“儿童权利、儿童参与及家庭学校环境支持”的主题,在分论坛上半场,翠北实验小学校长李巍首先带来《邀请儿童参与的勇气与底气:家校共育的翠北努力》的经验分享;在罗湖学子节目《鳄鱼怕怕》表演以及茶歇交流后,新加坡职总优儿学府林美莲,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毕诚,重庆市南岸区教委副主任朱静萍,北京慈弘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庄伟分别带来主旨演讲,从情绪教育、家校社协同、家庭满意度、乡村儿童等角度分享了儿童参与的经验与观点。

800x534_60a0c1952b357.jpg

儿童成长剧《鳄鱼怕怕》

罗湖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二级巡视员宋强出席并致辞。出席论坛的还有罗湖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殷刚,深圳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张玲,深圳市教育局德育体卫处副处长王佳斌以及罗湖区教育局副局长陈亚桥。论坛由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郭玉竹主持。


800x534_60a0c19cdcfd9.jpg

宋强副区长致辞


800x534_60a0c19a525f1.jpg

殷刚局长与成长剧表演的孩子


800x534_60a0c1960fea9.jpg

活动主持——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郭玉竹


家校共育的翠北表达硕果累累

罗湖是深圳传统教育强区,具有深厚的家校合作育人积淀,家庭教育经验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积极广泛的影响。在罗湖众多家庭教育试点学校中,唯一被教育部、妇联命名“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的翠北实验小学,有丰富的课程超市和家校共育经验。

走进翠北实验小学校园,儿童参与的课程设计、课程讲解、课程实施,家校共育结出的累累硕果,统统展现在来访嘉宾眼前。意义非凡的大红墙、百名学生同绘一幅画、记录美好亲子时光的宅家美生活,都是儿童参与、儿童发展、家庭教育的翠北表达,也是罗湖区大力推动家庭教育改革的缩影。

作为师生喜爱的老猫校长,李巍在带来经验分享时流露出的真挚感情,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确保儿童权利,享受教育幸福,让儿童爱上学、想回家”,李巍分享了在这一办学愿景下,翠北实验小学拿出足够的勇气去实现儿童参与,介绍了家校共育的翠北努力,提出不仅要让儿童广泛地参与学校生活,还要广泛地参与校外生活。

随后,林美莲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强调了情感教育的作用,并详细介绍了儿童情感的发展和相关的活动,提出幼儿教育的目的不是为学校做准备,而是为生活做准备。毕诚从文化角度分享了对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思考,认为我国的家庭教育已经步入新时代,要在弘扬中国家文化传统中守正创新,找准着力点。朱静萍分享了“保教结合”与家长满意度项目的经验,详细介绍了家长满意度的现状和对幼儿教育的启示。庄伟介绍了中国乡村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技术路径,并详细介绍了具有创新性的智慧雪球模式。

800x534_60a0c19e72029.jpg

与会领导合影


800x527_60a0c2df9df3a.jpg

与会专家合影


罗湖成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

儿童友好早已是全球范围的共识。194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设立,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为进一步保护和拓展儿童权利,联合国又发起了“儿童友好城市行动”,截至目前,全世界已有 400 多个城市获得联合国“儿童友好城市”的认证。

深圳是一座致力儿童友好的城市,早在 2016年就系统性地提出了“建设中国首个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目标。罗湖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在儿童友好、家庭教育方面先行先试。据宋强介绍,罗湖区在2015年正式注册成立全国第一个区域家委会联合组织——深圳市罗湖区中小学家委联合会,并完成从政府主导、学校组织向社会法人机构自主运作、自我完善的过渡,取得了良好的家校协同育人效果;2019年,罗湖承办了全国家庭教育学术年会,在全国范围内产生积极广泛的影响;2021年,罗湖成立了罗湖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强对全区家庭教育工作的统筹和指导。

800x534_60a0c2e1019a6.jpg

茶歇——学生亲子制作的点心



采写:南都记者 谢粤蕾 通讯员 刘慧 邹国梁

编辑:罗悦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