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教育交出优质均衡新答卷:顺应时代、多措并举、创新先行

南都N视频APP · 罗湖教育
原创2021-05-19 14:34

3月27日,罗湖举办“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全面启动《罗湖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其后不久,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以1号文发布《罗湖区推进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4月20日,正式引进第一所民办国际化学校——英国国王学院学校,迈出民办教育高端化发展的第一步;4月22日,罗湖区成立深圳首个区级教育培训协会……

801x530_60a49bf9ed5db.jpg

罗湖区成立深圳首个区级教育培训协会


800x534_60a49bfba8ef5.jpg

罗湖全面启动《罗湖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800x472_60a49bfc6a186.jpg

英国国王学院学校罗湖校区效果图


这一系列围绕“高质量发展”关键动作,可以看出,罗湖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已全面绘就,势头基本形成。罗湖正迈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教育高质量发展必然指向均衡、优质,罗湖教育局负责人对此进一步进行分解:“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促进教育的区域均衡、整体优质发展”。那么,罗湖如何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校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阵地,又将怎样焕发新活力?

1  集团化、区校合作、定制优化 激活全区办学活力

800x534_60a49c3307b0d.jpg

2020年翠园教育集团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各成员校校长老师参加


800x486_60a49c322eca3.jpg

螺岭教育集团举行“改变学方式 促进深度学”数学教学改革研讨活动


800x450_60a49c33ab1f3.jpg

深圳市翠园教育集团


2018年,罗湖区按照“整体规划、名校带动、持续完善”的思路,通过行政部门主导、兼顾学校意愿的方式,由名校牵头,组建了6个中小学教育集团。通过集群式办学,加强校际合作,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力度,让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

螺岭教育集团成立以来,集团总校与成员校湖贝小学、景贝小学、靖轩小学、怡景小学共享优质教师资源,创设集团名师工作室,名师互动常态化,构建集团特色课程图谱,创建网络直播互动教室,打造集团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集团间联谊、联研、 联培、联测、联评,产生了良好的办学效应

作为一所在深圳具有较大影响的老牌名校,翠园中学也担起龙头角色,组建了翠园教育集团,成员校包括翠园初级中学、翠园东晓中学、文锦中学等。实施集团化以来,通过资源共享、教师互派、课程共建,实现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其中,文锦中学是一所比邻文锦渡口岸,见证深圳改革开放,具有历史光环的学校。在加入翠园教育集团后,享受到名校资源整合的红利,实施文锦“735”课堂行动及课后分层辅导,集团化办学效果初步凸显。学校精品社团成绩显著,啦啦操队获罗湖区四连冠,读剧社《杨修传》、粤剧社《昭君出塞》获全市一等奖;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学业成绩进步明显,数学和英语平均分提高10分以上。

为顺应深港口岸经济带发展,区教育局决定加速推进该校的优质发展。据了解,文锦中学将进一步与翠园教育集团融合,拟办成翠园中学文锦校区(初中),引入名校长担任该校执行校长,依托翠园教育集团的品牌优势与办学经验,快速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罗湖区又一所高品质初中学校值得期待。

此外,罗湖还创新了区校合作模式。去年1月12日,区委区政府与深圳中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立教师联合培养机制等方面加强合作。继深中原校长助理郭玉竹出任罗湖区教科院院长后,罗湖为落实区校合作协议又将有实际行动——将为深圳中学校长朱华伟在罗湖区设立名校长工作室,以传、帮、带的方式,手把手培养一批罗湖名校长。

在全力推进文锦中学品质提升的同时,罗湖区正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为其他品牌影响力相对不足的学校定制个性化提升计划,组建团队走访调研,从师资队伍、课程改革、社团发展等各方面进行“把脉诊断”,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方案,建立“一校一策”,全面推进各类学校实现优质、品牌发展。


2  师资队伍优化配置 在高质量发展上以全新姿态起跑

800x450_60a49c6704d32.jpg

打造教育家型校(园)长


800x534_60a49c6851476.jpg

“三磨四式十五轮”——罗湖区创新“年度课程”教师培训新模式


近年来,罗湖建立了教师“柔性交流”机制,推动名优教师向相对薄弱学校、民办学校流动。健全教师“区管校聘”制度,加大教师统筹管理力度,探索“名优教师全区共享、薄弱教师系统共担”机制。

目前,罗湖已启动为校级领导和中层队伍建设量身定制的“领鹰工程”。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用两年的时间培养造就30名具有使命担当、综合素质突出的新进校长,60名优秀校级领导,60名优秀中青年干部。”

对于教师队伍培养,罗湖将启动青年教师、专家型教师及未来名师培养工程;对于班主任队伍建设,将加强班主任育人能力建设,每两年遴选、培养、命名100名名优班主任,提升专业能力和育人水平。值得关注的是,罗湖的名师布局具有不断优化的特点,根据区域发展的不同时期进行动态调整。

优化师资队伍的举措已在许多学校产生积极效应。以文锦中学为例, “翠园基因”给这所38年的学校注入新动能,使之焕发新活力。文锦中学与翠园中学的集团化模式进一步深化后,文锦中学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据介绍,学校今年将引进特级教师,一批来自翠园教育集团其他成员校,如翠园东晓、翠园初级中学的名师将加盟和充实到该校。他们当中有的长期在毕业班一线教学、带出中考成绩全区前列,有的在名校工作20多年、所教班级成绩出类拔萃,有的是“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壹级教练员”、“全国华罗庚金杯赛优秀教练员”,还有的是深圳市“优秀教师”、全国中学生新课程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辅导教师……


3  多种举措增加学位供给 实现新学校“办一所优一所”

800x450_60a49c9a7748b.jpg

罗湖把最优的资源、最好的地块、最大的投入用在教育上


800x552_60a49c9b7c613.jpg

新学校效果图1


800x566_60a49c9d5f9da.jpg

新学校效果图2


罗湖坚持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不仅体现在将现有学校优质化上,还体现在新学校“办一所优一所”的决心与行动上。“长在森林里”的学校、舒适与节能并行的“城市花园”型校园、下沉式中心庭院的“空中花园”、科技感和未来感的“七彩校园”、“绿野仙踪”里的童话“雪屋”校园、“空中操场”加“悬浮”教室的安芳小学、“透明”教室与“林中”课堂结合的未来学校……在4月15日罗湖“双周发布”举行教育专场上,罗湖区教育局负责人一次性公开了罗湖多所新改扩建学校,得到了市民群众的广泛关注。

“优”不仅体现在校园高颜值,更体现在办学精品化。如有的新校本身就具有名校基因,引进名师班底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实施弹性学制,进行分层教学,实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有的构建小学与初中、校内与校外有效衔接的大德育体系,构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特质的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合作共享的校本教研体系,营造家校社共育的教育生态;还有的根据“习本”理念打造未来学校,打破原有课堂、学校的边界,分年级对学生进行特色教学,让学生的独、互习和共习成为常态……每一所都有自己的个性,但都体现“优”的共性。

在家长最关注的义务教育学位供给方面,罗湖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聚焦学位供需矛盾突出区域,千方百计保障优质学位可持续供给,推动学校新改扩建工程提质提速,全力推进公办义务教育学位建设。据了解,目前罗湖正在推进建设6所新改扩建学校。为实现新学校投入使用就是优质学校,区教育局提前派团队介入,保障新学校“办一所优一所”。


4  转型、引进、联盟 推动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

罗湖多举措推动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png

罗湖多举措推动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

民办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罗湖致力于促进民办教育转型升级,主要通过公、民办学校“一对一”结对帮扶、师资队伍互派、课程资源共享等举措,缩小公民办学校之间的差距,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同时,支持民办学校引进优质课程,开设特色课程,积极向优质精品学校转型。罗湖将引进香港、国际优质学校,近期已促成英国国王学院学校签约落地,迈出优质民办教育资源引进的第一步。

联盟式发展是罗湖推动民办学校办学质量全面提升的亮眼举措。罗湖以两所优质特色民办学校为依托,牵头组建“民办学校发展联盟”。拟由百仕达小学牵头组建面向罗湖民办小学为主的“百仕达发展联盟”,鹏兴实验学校牵头组建以罗湖民办初中为主的“鹏兴发展联盟”。两所牵头学校通过发挥优质学校品牌辐射作用,引领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分享管理经验与课程设置、共享教育资源、培养优质师资、加强学术交流等方式,使联盟成员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5  开展智慧教育升级行动 推进数字化“思乐课堂”

800x534_60a49ced6754c.jpg

罗湖区数字化“思乐课堂”研讨活动


800x534_60a49ceca4a6e.jpg

罗湖学校对教师们开展数字化全景教育平台培训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罗湖也顺应此大趋势,在去年6月份开始有序推进《数字化“思乐课堂”的构建与区域性推进研究》课题,正式在全区范围内推进数字化“思乐课堂”,区内15所中小学加入试点行列;今年,该课题被《中国教师报》认定为中国教育课堂改革十大样本,影响力进而辐射到全国范围。

据了解,数字化“思乐课堂”加强数字化智慧教育实践创新,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在深入推进数字化“思乐课堂”教学改革实验过程中,线上线下教学“双线混融”的共生机制将被构建,形成智能时代高效愉悦的课堂教学模式,支持学生的个性化深度学。以信息化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罗湖区许多学校已经享受到数字化“思乐课堂”的课改成效。

在罗湖的学校里,智慧教育的场景也将更加多样化。根据《三年行动计划》,罗湖将加大教育“新基建”投入,以智慧教育教学需求为导向,打造个性化、智能化、泛在化的学环境;也将加强智慧教育融合创新能力建设,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常态化实施提供保障;强化脑科学、学科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教育应用研究,建成面向未来、对标国际、符合智能时代要求的罗湖未来学校。


放远目光,至2025年,罗湖将形成资源更加充分、选择更加多元、质量更加均衡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采写:南都记者 谢粤蕾

编辑:罗悦媛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