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西藏官方发布最新经济运行情况。31省份2021年上半年GDP数据已全部出炉。
从经济总量来看,粤苏鲁稳居前三,其中广东、江苏进入5万亿时代,山东、浙江两省GDP达到3万亿级别,河南、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安徽、上海7省份成为“2万亿俱乐部”成员。
从经济同比增速来看,有26个省份实现两位数增长,10省份增速跑赢全国,湖北成为唯一一个经济增速超过20%的省份,初步实现“把去年负增长的部分补回来”的阶段性目标。
从两年平均增速看,西藏(7.1%)居首,海南位列第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自由贸易港建设利好的持续释放,海南省的投资、消费、进出口等均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其中消费表现尤为突出,上半年社会零售总额增速高达46.4%,比2019年同期增长22.7%,两年平均增速达到了10.7%。
粤苏鲁稳居前三,山东外贸增速全国第一
从经济总量来看,“经济三剑客”广东、江苏、山东依然稳居前三。
其中,2021年上半年广东省生产总值为57226.31亿元,江苏省55199.63亿元,山东省38906.35亿元。
总体来看,广东、江苏GDP超过5万亿,位列第一阵营;山东、浙江上半年GDP在3万亿级别。此外,“2万亿俱乐部”成员包括河南、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安徽、上海7个省份。
第二名江苏省和第一名广东省的GDP差距只有2000亿元。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江苏省工业和制造业增长势头依然很猛,而广东的外贸进出口方面占据很大优势。
数据显示,江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5%,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5%。从外贸数据来看,上半年广东外贸总额3.8万亿,增长24.5%,表现亮眼;江苏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39万亿,只有广东的62.8%,增长19.9%。
值得一提的是,从众多经济指标中,工业大省山东的外贸增速脱颖而出。统计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山东全省进出口总值1.3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2%,比2019年同期增长37.1%,外贸增速在全国外贸前10位省市中排在第1位,其中出口、进口增速分别列第1位、第2位。
山东外贸何以大幅增长?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崔洪光表示,从国内外大环境看,拉动外贸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全球经济企稳回升、国内生产较快恢复,对外贸出口起到提振作用;二是国内经济向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进口规模扩大。
除了广东、江苏、山东外,紧随其后的是浙江省,上半年生产总值为34556亿元。察时局关注到,数字经济是浙江省的一大亮点。据该省统计局总统计师王美福介绍,近几年来,数字经济一直是引领浙江经济的主要动力。今年上半年,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接近4000亿元,同比增长17.6%,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1.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18.5%。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战略新兴产业等以数字经济为主体的产业增长都比较快,如可穿戴智能产品,两年平均增长超过40%。
以上数据整理自各地方统计局官网
湖北经济增速居首,初步实现补回去年负增长部分
从经济增速来看,上半年,全国GDP同比增速达12.7%。据统计,有26个省份GDP增速达到两位数。
其中,湖北(28.5%)、海南(17.5%)、北京(13.4%)、浙江(13.4%)、江苏(13.2%)、广东(13.0%)、安徽(12.9%)、江西(12.9%)、山东(12.8%)、重庆(12.8%)等10省份跑赢全国,上海(12.7%)与全国增速(12.7%)持平。此外,河北、辽宁、新疆、青海、西藏上半年GDP增速排名靠后,均未达到两位数,分别为9.9%、9.9%、9.9%、9.1%和9.1%。
值得关注的是,湖北省今年上半年GDP增速居首,成为31省份中唯一GDP增速超过20%的省份。
数据显示,湖北省经济运行加速恢复,三次产业全面向好,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8%、41.5%和51.7%。其中,湖北高技术制造业正在引领发展。上半年,湖北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1.7%,增速高于规上工业16.8个百分点。新兴产品增势强劲,液晶显示屏、传感器、集成电路圆片、手机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5.6%、46.3%、89.8%和155.6%。
湖北省统计局表示,今年以来,湖北经济全面快速稳定恢复,发展质效持续提升,交出合格的“期中卷”。湖北省统计局总统计师叶福生介绍称,上半年湖北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一季度有所放缓。但剔除疫情带来的基期影响,与2019年同期相比,主要指标增速表面回落、实际回升,经济复苏进程不断加快,逐步向正常增速水平收敛,初步实现“把去年负增长的部分补回来”的阶段性目标。
16省份两年平均增速跑赢全国,海南消费表现突出
为了更客观反映经济增长情况,各个省份均公布了上半年GDP的两年平均增速。据介绍,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按两年平均增速看,有16个省份增速跑赢全国水平(5.5%):西藏(7.1%)、海南(7.0%)、江苏(6.9%)、浙江(6.8%)、江西(6.7%)、贵州(6.7%)、安徽(6.6%)、重庆(6.6%)、湖南(6.4%)、广西(6.3%)、四川(6.2%)、福建(6.2%)、山东(6.1%)、云南(6.1%)、宁夏(6.1%)、甘肃(5.9%)。
其中,西藏两年平均增速位居第一。数据显示,西藏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926.05亿元,同比增长9.1%,两年平均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01亿,同比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336.94亿元,同比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542.09亿元,同比增长13.0%。
值得注意的是,海南上半年GDP的两年平均增速和上半年GDP增速均位列全国第二,表现亮眼。
察时局注意到,随着自由贸易港建设利好的持续释放,海南省的投资、消费、进出口等均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其中消费表现尤为突出,上半年社会零售总额增速高达46.4%,比2019年同期增长22.7%,两年平均增速达到了10.7%。
海南省统计局核算处处长蔡智芬表示,由于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居民出行意愿增强,再加上博鳌亚洲论坛和首届消博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激活海南省旅游消费市场,带动了住宿餐饮业的加快恢复。
数据显示,仅上半年海南免税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倍,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5个百分点。此外,上半年,海南省餐饮收入129.62亿元,同比增长89.1%。
据海南省统计局贸易与外经旅游处负责人吴慎安介绍,随着免税市场持续火爆,与之相关的消费升级类产品快速增长。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33.5%,两年平均增速为95.4%;金银珠宝类同比增长223.9%,两年平均增速为83.8%;与免税钟表、箱包相关的日用品类同比增长205.4%,两年平均增速为54.8%。
南都记者 王凡 发自北京
编辑:程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