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罗湖如何实现小幼协同、科学衔接?

南方都市报APP • 罗湖教育
原创2021-11-12 09:51

“小学伸出一只手,幼儿园伸出一只手,这就手拉手了,实现小学和幼儿园双向衔接,小幼协同、科学衔接。”罗湖区教育局教育科相关负责人这样形容目前幼小衔接试点工作做法,表示在“双减”背景下,罗湖提出幼儿园不要”主动加快脚步”,安排学科相关教学,往小学靠近;而是小学“逐渐放慢脚步”,降低学科教学难度,与幼儿园接轨。

11月10日,“小幼协同 科学衔接”——罗湖区小幼衔接工作启动仪式暨工作分享会在港莲幼儿园举行,这标志着科学小幼衔接工作在罗湖区正式落地。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水发,罗湖区教育局副局长、主任督学潘明琴,四级调研员陈永欢、李米莎出席活动。深圳市教科院幼教胡敏老师及局机关、教科院相关部门领导,各实验校校长、实验园园长共60余人参加本次启动仪式。

800x449_618ccf9ea4895.jpg


微信图片_202111110832473.jpg


“放慢一些、温馨一些、开放一些、减少竞争”

作为罗湖区小幼衔接试验点,莲南小学与港莲幼儿园一直以来合作共研,共创良好的小幼衔接教育生态。在活动中,莲南小学校长冯永介绍了莲南教育集团“小幼衔接”项目的工作思路。他说:“幼儿园的孩子刚上小学时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难免会有些紧张甚至焦虑,所以我们在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教学进度上会放慢一些,环境设置更温馨一些,课程内容更开放一些,同时大量减少个人竞争性质的比赛,多开展一些团体活动,让孩子平稳渡过入学适应期。”

在冯永和港莲幼儿园园长高伟的引导下,各位领导和试点校长、园长参观了莲南小学一年级班级教室环境和港莲幼儿园大班小幼衔接班环境,观摩了莲南小学中华诗教课程和毽球啦啦队表演。走进莲南小学,南都记者看到学校建筑颜色丰富,一楼一年级的班级教室也采用了很多充满童趣的装饰。

800x533_618ccf9fb242b.jpg

800x533_618ccfa0c8681.jpg


800x449_618ccfa16b2b7.jpg


据莲南小学一年级老师薛顺萍、贾玲分享,莲南小学一年级小幼衔接项目的实施过程主要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最具典型性的要数围绕树木展开的小幼衔接课程。据贾玲介绍,莲南小学幼小衔接项目时间为开学前四周,课程集中于第2、3周进行,具体是引导孩子们走到操场用脚去动手量一量树后多粗、观察与认识树木的结构、给每颗树挂上自己写的树牌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既能熟悉新的学校环境,又能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科学的幼小衔接,不是教会儿童,而是看见儿童,发现成长的力量。” 港莲幼儿园园长高伟介绍了“小幼衔接”工作的主要作用,并分享了在落实过程中,教师的蜕变、家长的认同和儿童的成长情况。她表示,通过“点、线、面、体”阡陌交织的教研模式,教师们完成的蜕变体现在一张张小学跟岗调研观察记录上;而家长在逐步深入了解中,也更加明确在“双减”政策落地中要如何做;这些工作最终都作用于儿童的成长。

首批30所小幼衔接实验校、实验园授牌

一阵响亮的掌声过后,罗湖区小幼衔接工作启动仪式正式开始,市、区教育局领导为罗湖区首批30所小幼衔接实验校、实验园授牌。这是罗湖教育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小幼衔接试点学校的作用,推进小幼科学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

800x449_618ccf9e24fb7.jpg

启动仪式上,区教育局副局长潘明琴发表了讲话。她根据今年国家颁布的小幼科学衔接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莲南小学开展的小幼衔接工作是具有开创性、有意义的尝试,体现了罗湖区在深圳教育先行先试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担当,也展现了罗湖区推动“学有优教、幼有善育”,打造教育“四强区”的决心和魄力。同时,她也对小幼衔接试点校、园提出了几点恳切意见。

随后,深圳市教科院幼教教研员刘华通过《幼小衔接,如何做得更好》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对幼小衔接的实验路径提供了专业指导。

对本次活动,王水发表示高度认可。他赞扬罗湖区小幼衔接工作开深圳市小幼衔接工作先河,对莲南教育集团的经验分享表示充分的肯定,并逐一进行点评。他指出,科学衔接要突出“双向衔接,小幼衔接”,各试点学校和幼儿园要思考是“儿童适应教育”还是“教育适应儿童”。在工作中做好学区内系统推进,形成合力,建立动态督导监督机制,为小幼衔接工作提供良好的教育生态。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谢粤蕾 通讯员 高伟 朱缨

编辑:罗悦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