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给非洲制造债务陷阱?外交部:陈词滥调站不住脚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1-11-26 12:09

南都讯 见习记者丁境炫 发自北京 中非“一带一路”合作给非洲制造了债务陷阱吗?在11月26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就上述问题提问,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吴鹏回应称,“一带一路”给非洲制造债务陷阱是陈词滥调,已经被国际上很多政府、学者、研究机构通过各种研究加以驳斥,该说法与事实不符,站不住脚。

吴鹏_large.jpg

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吴鹏。

“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因为中国贷款而陷入所谓的陷阱,事实和数据也充分揭露了这一说法完全站不住脚”,吴鹏向记者介绍了中国对非洲债务问题上的态度和来由。

吴鹏说,由于新冠疫情的暴发,非洲一些国家陷入了一些临时的困难。中国支持减轻非洲国家的债务负担,积极落实二十国集团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在G20成员中,中国的缓债金额是最大的,已经同19个非洲国家签署了缓债协议或达成共识。中国支持G20缓债倡议延期到2021年底,并同有关国家一道落实《缓债倡议后续债务处理共同框架》。乍得和埃塞俄比亚的债权人委员会在共同框架下已经成立了,并且中国和法国担任处理埃塞俄比亚债务债权人委员会的共同主席。  

对于疫情特别重、压力特别大的国家,中国同有关方一道,通过个案处理的方式提供债务减缓方面的支持。中国已宣布免除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重债穷国、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国家截止到2018年底到期未偿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中国宣布免除15个非洲国家到2020年底的无息贷款债务。“我觉得中方是认认真真的作出我们的贡献的”,吴鹏说。  

吴鹏介绍,多年来,非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面对疫情恢复和延续这一发展势头至关重要。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按照“共同行动、公平负担”的原则,落实好缓债倡议和债务处理的共同框架,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富裕国将自己的份额转借给有需要的非洲国家,也希望多边金融机构、商业债权人能采取积极的更有力的行动,加大对非洲的投资,支持非洲实现经济自主和可持续发展,铲除债务问题的根源。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