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王童 通讯员 孟越 2月15日,深圳市龙华区教育局举行了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工作会议。会议部署了开学校园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传达了2022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文件精神;公布了2022年龙华教育的工作要点和具体落实举措。该会议透露,今年龙华将规划新改扩建公民办幼儿园14所、新增学位4230个,公办义务教育学校18所、新增学位2.877万个。
龙华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王玉玺
龙华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
打造推出更多精品学校
新增学前教育学位4230个,义务教育学位2.877万个
2022年,龙华教育有哪些工作要点,又有哪些具体落实举措?会上,龙华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王玉玺从秉承“积极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理念,着重打造龙华教育智能体的奋斗目标,如何谋深谋前谋全,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积极应变等方面,对龙华教育2022年15个工作要点进行公布。其中指出,关注学位建设任务,今年龙华将规划新改扩建公民办幼儿园14所、新增学位4230个,公办义务教育学校18所、新增学位2.877万个;持续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提升行动计划,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1节体育课,每天运动2小时。
会上,龙华区领导也对龙华教育下一步工作作出指示。龙华区副区长赵妍妍就做好春季开学工作,强调四点要求:第一,要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抓好疫情防控,做好防疫物资保障,织密织牢防护网;第二,要以前所未有的责任担当做细师生心理健康排查,精准做好开学前电话家访工作;第三,要以前所未有的创新意识全心构建魅力课程,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拔尖型、领袖型人才;第四,要以只争朝夕排除万难的决心推进学位建设,打造推出更多的精品学校。
龙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立敏就加强党建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进一步树牢党建意识,把主体责任压实扛稳,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切实贯彻落实,二是进一步夯实党建基础,把基层组织建强建优,实现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三是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把教育事业做实做好,对标“幼有善育、学有优教”民生幸福标杆,持续提升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
龙华教育2022年15个工作要点:
1.关注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精神,健全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的体制机制,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聚力抓严师德师风,以科学的内部激励和良性的教育生态环境涵养教师成长。
2.关注师生身心健康。2022年,龙华教育聚焦“师生身心健康”,一是开展全区教育系统教师心理健康EAP服务和“积极心理学”培训,丰富教育工作者的业余生活。二是提升专职心理教师的专业技能,开展班主任心理素养和学生管理能力提升培训。三是持续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提升行动计划,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1节体育课,每天运动2小时。
3.关注学位建设任务。今年,是龙华区学位建设攻坚之年。规划新改扩建公民办幼儿园14所、新增学位4230座;公办义务教育学校18所、新增学位2.877万座。要明确职责,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稳妥推进各项建设工作。
4.关注集团化、学区化、联盟式办学。继续以集团化、联盟式、学区化办学为抓手,推动龙华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推进学前教育课程引领,优化课程建设路径,协同公民办幼儿园均衡发展。二是重点关注校园文化建设,集团联盟办学要相互促进文化融合,鼓励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特色发展。
5.关注贯通培养改革探索。贯通学习空间体系,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充分利用社区等社会资源,科学转化为教育资源。打通线上线下学习空间,建设一贯制课程平台。建立融通师资体系,组织干部在相近学段实行轮岗交流,优化教师组合,推动复合型教师成长。
6.关注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校长队伍管理水平与实践技能 ,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未来教育家工程”、名师工程,以及“名师领雁工程”;开展“校长课堂”,打造学校之间学习共同体。
7.关注教育对口帮扶。将紫金中学和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纳入到龙华区教科院教研体系,助力“积极教育研究联盟”教研成果推广,努力实现与对口帮扶地区相融相长、互融互促、共同提升。
8.关注积极教育研究联盟推广工作。积极教育研究联盟由“一区四县”升级为“二区六地一校”。接下来,要通过高标准承办积极教育学校管理专题培训、相关讲座和研讨会等,推动积极教育科研互动,扩大联盟影响。
9.关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学校课程建设,开展统编教材“铸魂工程”专项课题研究,有序指导开展校本课程建设。二是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推进语文主题、英语双线学习及双语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以及促进双线混融教学发展。三是寻找龙华魅力课堂,加强“素养课堂”理论研究与体系建构,全面推广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研究。
10.关注课程开发。合理用好76个“名师课程工作坊”,体系化推进筑基课程;优质化建设拓基课程;创新性推进“强基”课程。持续性孵化课程改革精品成果,深化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和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行示范区建设。
11.关注未来教育研究工作。继续完善未来教育研究院机构建设,筹建少年文学院、少年传媒院、少年身心健康研究院等,深化“少年强基”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区内科技辅导员队伍,组织区内五大学科教练团队和资源库,拓展区内师生科技创新的视域。
12.关注“龙华云校”建设工作。继续依托“龙华云校”培养首席教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与共享。面向校内外认证运营“云校+”跨域主题学习空间,实现线上课程学习向线下体验的延伸。
13.关注5G+AI教学应用场景建设。全力完成公办学校5G+AI教学智慧教室建设全覆盖;加快建设深圳市艺术高中、龙华区行知中学、龙华区第二外国语学校、丹堤实验学校、振能学校等5所中高考考场建设。
14.关注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龙华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进度,构建以劳动技术教育为核心,以国防安全教育、科技教育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课程体系。
15.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构建基于馆校合作下的美育大课堂;组织开展音乐类、球类比赛;与文体部门合作组织更多形式丰富的文体活动等。
编辑:罗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