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见习记者陈秋圆 发自北京 东航失事客机调查进展怎么样了?在今天(31日)“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十场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表示,目前搜救工作接近尾声,现已进入到事故技术分析和调查取证阶段。根据国际民航公约附件和我国民航规章相关要求,将在事发30天内完成初步调查报告,全部调查结束后将向公众公布完整的调查报告。调查将遵循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的原则,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查明事故原因,还原事故真相,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发布会上,朱涛介绍,通过近十天的努力,调查工作已经取得初步进展。残骸搜寻基本完成,除寻获两部黑匣子之外,还发现了发动机、水平安定面、右侧大翼翼尖残骸等重要部件,已经搜集到的4万多件残骸正在逐一进行消杀、清洗、辨认、分类和编号。
目前开展了初步分析工作,对现场环境、残骸分布和撞击痕迹等进行定位、拍照;研判飞机接地时可能的运动轨迹、姿态和撞击力。通过分析空管雷达自动化系统数据,尝试还原事发前的真实飞行过程。对涉及航班旅客、行李、货物、邮件等资料进行查验。两部黑匣子数据正在解码中。
事故调查需要多长时间?有哪些困难?南都记者注意到,在28日晚,“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技术调查组主要专家、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李勇在接受央视《新闻1+1》采访时介绍,目前,两部黑匣子已经送到了专业实验室,正在开展相应的译码工作。李勇介绍,正常来说,黑匣子的译码工作只需插上电源,接入专用的译码设备,即可下载数据进行解压并读取。如果黑匣子完好,过程大概需要三四个小时。但是,两部黑匣子的破损都比较严重。目前发现的黑匣子,事实上是存储芯片的存储单元,由于其外表具有抗坠性,所以保留了下来,而黑匣子的底座已经不见了。因此,黑匣子拿回实验室之后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还需进行烘干等清洁工作,甚至破拆。如果芯片有问题,后续可能还要再进行修复。目前来看,译码工作的所需时间还很难估计。
李勇坦言,航空器事故调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飞机的试航维修、飞行运行、空中交通管制、天气环境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入全面的分析,才能慢慢地抽丝剥茧,必要时还要组织大量的实验验证工作来验证设想。通常来说,国际上一起典型的运输航空事故调查,往往需要长达两年以上。
编辑:梁建忠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3·21”东航航空器飞行事故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