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语文高级教师,作家,广东省“点灯人”校园阅读推广人,陈冬平长期从事语文教育并致力于中小学阅读与写作教学、文学教育的实践、研究和推广;教过高中,现教初中,督学责任区有5年时间是在小学,受聘担任3所大学兼职教授(教师)和2家读写杂志特约编委(编辑),致力于打通小学—初中—高中读写通道,提出“阅读是对文本的解析,写作是对文本的建构”等观点,倡导“生活写作”,主张读思写结合,以读促写,读写一体化,贴近生活写作。
近年来,陈冬平一直行走在阅读和写作推广之路上,用心、用情、用力带动广大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公众培养阅读习惯,享受阅读乐趣,提升阅读能力,为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社会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从阅读到写作
在读写课堂教学和读写推广活动中,陈冬平始终坚持阅读和写作“两手抓”,始终坚持读写结合,读写融通,以读促写,读写一体化。
陈冬平认为,凡是写作能力优秀的学生,一定是在阅读的量与质上花了功夫的。写作教学上,他注重以读促写,注重“现身说法”,除了印发名家名篇给学生阅读,还将自己发表在报纸、杂志上的合乎学生认知规律和欣赏水平的文章,结合中考作文的基本规律和考试要求,“解剖麻雀”,让学生掌握作文的要领,根据自己的生活所见,阅读所得,思考所悟,写出自己独到的发现和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切感悟。
为检验阅读成效,陈冬平辅导学生积极向报纸和杂志投稿。近两年,陈冬平指导学生先后在《中学生学习与指导》《新作文》《好作文》《作文与考试》《深圳青少年报》等发表文章40多篇。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让他们对阅读又有了更深的理解,从而更加重视阅读的质量、广度和深度,带动课内外阅读。
近年来,陈冬平辅导的学生马之越荣获第九届“深圳校园十佳文学少年”;指导学生金海荔发表在《南方都市报》上的《我的老师有一份暴脾气》,阅读量超过13万+,引发广泛阅读和关注。指导学生邓超悦荣获了“深圳市2021年度阅读之星”提名奖。在“深广电第一教育”首届“深圳好作文”评选中,所教班级有4名同学榜上有名。
从校园到社会
自1988年6月大学毕业以来,作为一名中学教师,陈冬平立足三尺讲台,辛勤耕耘三十四载。他认为,只有小初高各学段互相贯通,才能更有效地推进读写课程和读写活动,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引领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上养成良好兴趣和习惯,提升素养和能力,为学好语文、学好其他各门功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陈冬平先后承担深圳市桂园中学文学社指导和授课任务,为学校初一和初二年级的同学们讲授“阅读和写作”活动课程。深圳市桂园中学一年一度的“国语文化节”,陈冬平都要为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近2000名同学们上阅读大课。
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陈冬平热心读写推广事业,积极参加读写推广活动。近年来,他先后应邀到大中小学、广播电台、电视台、社区、企业、书城等,为社会听众和读者作读写推广讲座200多场,受到普遍欢迎与好评。
2021年8月9日—13日,陈冬平应邀为深圳市罗湖区妇联和罗湖区妇儿活动中心“家庭家教家风”讲堂主讲“2021年暑假中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素养与能力提升系列公益课程”。这个系列讲座共分5讲:《家长如何辅导孩子阅读和写作》《阅读能力是如何炼成的》《从生活出发,提升写作能力》《小升初读写课程之阅读指导》和《小升初读写课程之写作指导》,收到家长和孩子们欢迎与好评。
从特区到山区
从2002年10月到深圳后,陈冬平扎根特区,在读写教学和读写推广方面付出了艰苦努力,取得优异成绩。他先后应邀到深圳市的80多所中小学校,给老师和同学们讲授阅读与写作系列课程。
2019年5月9日,在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学校,陈冬平应邀给全体语文教师和初二、初三全体学生共600多人作阅读和写作讲座。2019年11月8日,陈冬平应邀参加深圳市龙华区书香小学“书香家长论坛第二期——家校共润,幸福成长”活动,为该校三至六年级400多名学生家长和老师作了如何培养孩子阅读写作能力的讲座。
2020年12月3日,陈冬平应邀给深圳市观澜中学200多名高中学生主讲《以第三十四回为例,谈谈如何阅读和欣赏<红楼梦>》,反响强烈,效果很好。2021年11月7日,应深圳市洪湖小学邀请,陈冬平利用周末时间到该校四、五两个年级两个学生家中,作亲子阅读和书香家庭建设指导。
积极支援山区教育,热心为山区师生开展读写课程讲座。2019年10月11日—14日,应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教育局邀请,陈冬平到西林县为该县教育局机关干部、各中小学校办公室负责人、学校宣传骨干等150多人讲授读写课程。2020年6月—7月,陈冬平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到广西百色市西林县支教。支教期间,利用周末时间,应邀给西林县280多名中小学语文教师作阅读和写作专题讲座8场。他还利用晚上时间,给西林县2所学校——西林民族初级中学和西林中学近400名初三学生作阅读和作文辅导讲座。
2021年11月17日至20日,陈冬平应邀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送教,在一天时间内,讲了4场讲座,隆林各族自治县中小学语文教师、兼职教研员、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等共480多人参加。
从线下到线上
近年来,陈冬平面向中小学生、家长、社会公众、企业员工等,受邀作阅读与写作公益讲座,积极向社会公众传播阅读新理念和写作新主张,普及读写知识,传授读写方法。讲授《如何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家长如何辅导孩子阅读和写作》《〈红楼梦〉赏读与写作启示》等。
2019年7月和11月,陈冬平给罗湖区学前教育系统的老师们作《红楼梦》讲座8场,受到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2019年9月—12月,应深圳市翠北实验小学邀请,每月一次给该校家长和老师们作阅读和写作、红楼梦与家庭教育等方面的讲座4场。2021年10月19日,应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邀请,作教师读写能力专题讲座。
陈冬平多次受邀在线上跟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中小学生、家长等作读写课程交流与分享。近年来,陈冬平先后应邀在“生成语文”研究中心、“语文周报”名师大讲堂,深圳市罗湖区党群服务中心、罗湖区南湖街道渔邨社区等作大型网络讲座多场。
2020年的疫情期间,通过网络,陈冬平跟山东省青岛市第17中学高二年级的同学们分享《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方法与技巧;2020年6月,正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支教的陈冬平跟深圳市宝安区新安中学初三学生交流写作与中考作文的话题。2022年4月1日晚9点到11点,陈冬平通过网络,围绕教育教学技能和教师职业生涯等话题,跟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6名本科生作线上交流。
从实践到理论
多年来,陈冬平一直致力于阅读和写作的教学、研究和推广,不论是本职岗位的教学工作,还是校外的读写推广活动,陈冬平始终如一,坚定笃行,立志为中小学读写教学和中小学生读写素养与能力培养、提升作出自己的贡献。
2015年11月,陈冬平开通了个人微信公众号——“陈冬平读写工坊”(cdpdxgf),该公众号关注中小学阅读和写作教学,关注文学教育。既有读写理论知识的介绍讲解,又有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学习、研究读写知识,探究读写方法,提高读写水平的平台,广受读者欢迎与好评。
在身体力行做好读写教学和读写推广工作的同时,陈冬平还特别注重读写理论的研究与探索,通过自己的读写实践进行总结归纳和理论探究,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读写教学效率和读写推广活动地针对性。
陈冬平撰写了大量关于阅读和写作的研究文章。既有对著名作家及其文章的研究,又有对于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的研究文章,还有从总体上研究阅读和写作的文章。其中,《阅读能力是如何炼成的》一文7000多字,发表在《中学语文》杂志2021年5上第13期。
2021年11月,深圳市 “读书月”。陈冬平撰写了长篇论文《“读书月”里话“阅读”》,该文从四个方面全面论述了阅读的“意义”,阅读的“方式”,阅读的“形态”和阅读的“创新”。这篇8000多字的《“读书月”里话“阅读”》一文,既有理论探究,又有实践路径,在多家媒体刊发后,不少媒体和平台纷纷转载,产生较大反响。
2021年12月,陈冬平主持的深圳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双减”背景下中小学生读写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开题,出席开题会的众位专家对该课题的研究价值给予充分肯定。该课题着眼于“双减”政策大环境,着力于中小学生读写能力培养,将小学与初中读写教学结合起来研究,力争通过实践与探索,为中小学生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提升读写教学技能做出贡献。
采写:南都记者 谢粤蕾 通讯员 刘梁卓
编辑:罗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