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宋韵点茶上演,第二届金湾阅读市集启幕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珠海
原创2023-04-15 20:53

南都讯 《梦华录》带火的宋韵点茶,有怎么样的魅力?4月14日,第二十届“睇湾区 话岭南”书香金湾悦读季暨第二届金湾阅读市集启幕,一场“金湾版”的宋韵点茶表演吸引众多市民围观,温盏、调膏、点茶献艺,一幅鱼戏荷花图,巧妙地出现在了茶汤上。

82740a2b2b5385533603d7b4110fc171.jpg

宋韵点茶。

仪式上,除了宋韵点茶,还有汉服复原秀及宋代婚礼展示、箜篌演奏《清明上河图》、普法短剧《包拯判案》、男声独唱《钗头凤》和古筝二重奏《春分》《盛世国乐》。

笙歌宛转,古韵悠长,越来越多的市民来到金湾区图书馆前,参与这场已有20年历史的金湾区品牌活动。

800x534_643a95ee99d38.jpg

宋代婚礼展示。

4大版块 26大主题
超230场活动上演至6月

据了解,第二十届“睇湾区 话岭南”书香金湾悦读季活动分为4大版块、26大主题,共有超230场活动,将持续至6月份。

4大版块分别为“书香绘新篇”悦读季启动仪式、“悦读新岭南”特色主题活动、“风雅传书韵”全民“悦”读推广活动、“文脉映湾区”特色主题展览。230余场活动中,除了“不高冷的文化课”、“阅读点灯人”培育项目等金湾区图书馆长期举办的特色活动,还有岭南文化主题论坛、第二届金湾阅读市集等全新的活动。 

800x449_643a95ede3e8d.jpg

第二届金湾阅读市集现场。

其中,第二届金湾阅读市集与2021年的首届活动相比,不仅增加了时长,而且为方便市民寻找自己喜爱的活动,金湾区图书馆将阅读市集分为“阅·集”“惟·集”“创·集”“叙·集”“汇·集”5个部分。“阅·集”以实体书活动为主,包括换书大会和打击盗版书科普。

“惟·集”以文化论坛为主,包括《身居岭南 面朝大海——谈岭南文化中的海洋特质》岭南文化圆桌论坛、《岭南文化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沙龙、《走进你所不熟识的珠海历史文化》文化沙龙与飞花令。

800x449_643a95ee999b7.jpg

第二届金湾阅读市集现场。

“创·集”主要为市民提供手工创作活动,包括纸鸢制作、岭南鲜花敲拓染、草木染和手写书法团扇等体验。

 “叙·集”更加注重用传统符号、历史人文与艺术再创多元的体验空间,包括艺术共创装置·百家姓灯笼、艺术共创装置·绘岭南画湾区,以及零光片羽·诗歌互换装置。

“汇·集”则联动区内各学校及机关单位,为市民带来了校园文化摊位和近20个融合了传统文化的文艺表演。

身居岭南 面朝大海

岭南文化圆桌论坛

如果说启幕表演和各项游戏将观众们带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那么学术论坛则进一步聚焦了岭南文化。

4月14日当天,由中共金湾区委宣传部指导,金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金湾区图书馆承办的《身居岭南 面朝大海——谈岭南文化中的海洋特质》岭南文化圆桌论坛在启动仪式的会场举行。

论坛结合珠海人身居的海洋文化环境,聚焦大湾区岭南文化的溯源与发展,联动粤澳两地,汇聚专家学者智慧,实现交流“无边界”。

800x450_643a95eddc50b.jpg

《身居岭南 面朝大海——谈岭南文化中的海洋特质》岭南文化圆桌论坛。

主办方邀请了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李双芹作为主持人,珠海宝镜湾遗址的研究者、珠海文博学会顾问、北师大客座教授、美国岩画访问学者李世源,广东财经大学教授江冰,以及澳门岭南文化研究专家、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澳门)馆员陈迎宪担任主讲嘉宾,与市民分享岭南文化的历史和创新发展。

论坛上,李世源从宝镜湾遗址及岩画谈到香山文化,为市民介绍了宝镜湾遗址的世界级意义。江冰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岭南文化的内在联系讲起,带现场市民走进岭南的历史风云,品味岭南的烟火日常,感受岭南的诗意乡愁。陈迎宪则为论坛注入了澳门视角,为市民介绍了澳门岩画中的岭南海洋文化。

一个多小时的论坛让许多市民感到意犹未尽。“我才知道原来珠海的历史这么悠久,4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活,一直到今天,海洋文化都影响在着我们。”一位来自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大一学生说。

800x492_643a95ede3bbe.jpg

第二届金湾阅读市集现场。

金湾区图书馆馆长洪依林告诉小金,“接下来还有许多持续开展的阅读活动,我们的书香季活动会持续到6月份,欢迎市民朋友报名参与!”

采写:南都记者李洁琼 摄影:张朝晖 热加提 金湾区图书馆 通讯员:金露

编辑:李洁琼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