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文娱领域的星光持续闪耀,各大节展全面回归线下、办得有声有色。备受关注的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第28届上海电视节相继举办,金爵奖、白玉兰奖花落各家。南都记者持续跟进,带来养眼的独家生图与翔实丰富的观察报道。月末,“湾区升明月”2023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于香港唱响,百余位艺人齐聚,在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之际,讲述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奋进的中国故事。
重要资讯
1.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成功举办,胡歌、大鹏获最佳男演员
海纳百川,与光同行。6月9日晚,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上海大剧院以红毯仪式暨金爵盛典拉开大幕。今年是上海国际电影节诞生30周年,也是上影节在疫情之后全板块回归线下的一年。“金爵盛典”红毯上星光熠熠,南都记者第一时间送上高质量独家生图,让读者们一饱眼福。
最终,在6月17日晚举行的颁奖典礼上,中国演员胡歌与大鹏分别凭借《不虚此行》和《第八个嫌疑人》同时获得“最佳男演员”奖项。
2.第28届上海电视节成功举办,白玉兰奖获奖名单揭晓
第28届上海电视节于6月19日至23日举行。本届上海电视节包括开幕式、电视市场、白玉兰论坛、“白玉兰飘香”惠民放映导赏活动、“白玉兰绽放”颁奖典礼五大板块,秉承坚持专业性、国际性和惠民性的办节主旨,不断创新办节机制,推动中外电视文化交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中国电视事业和电视产业发展。
其中,作为中国电视剧三大奖之一的“白玉兰”奖,每一届都受到了海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本届电视节白玉兰奖评选,经两年的凝视聚力,“质”“量”双升,竞争激烈。 最终在6月23日举行的“白玉兰绽放”颁奖典礼上,《人世间》与《县委大院》同时获得“中国最佳电视剧”大奖,雷佳音与吴越分别获得了“最佳男主角”与“最佳女主角”。
3.“湾区升明月”2023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在香港唱响
湾区谱新篇,声影耀香江。6月29日,“湾区升明月”2023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在中国香港精彩唱响。成龙、刘德华、章子怡、温拿乐队、吴京、黄渤、徐小凤、汪明荃等百余位电影人、音乐人、文体科技界代表汇聚香江之畔,穿越光影与音乐的长河,用温暖的情谊与热烈的奋斗,共同书写属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图景。
4.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高质量发展论坛启动项目征集
由广东省电影局联合相关单位共同主办的“光影动画 活力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高质量发展论坛,定于7月20日-21日在广东东莞举行。此次论坛是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的重要活动单元,旨在为中国动画电影产业搭建交流和对话平台,将邀请国内各大动漫制作机构、投资方、院线发行方、影管公司、影城代表、动漫潮玩生产商、媒体等代表以及国内一线动画电影导演、制片人等共同参与。
本次论坛将发布“2023-2024年最值得期待动画电影”榜单,以及举行优秀动画电影推介会、优秀动画电影项目创投扶持签约等系列活动。
5.第二十三届全国院线影片推介会在广州市增城区举办
6月6日,第二十三届全国院线影片推介会在广州市增城区举办。共计48条电影院线、91家影管公司、83家制片发行方、9家电影技术和设备公司,及16个省级电影行业协会代表与会,参会推介影片超160部,参会代表600余人,规模为历届之最。
6.首届中国电视剧大会编剧行业峰会论坛在厦门举行
6月6日上午,首届中国电视剧大会编剧行业峰会论坛在厦门举行。作为首届电视剧大会的配套活动,此次编剧行业峰会论坛聚焦“如何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新时代如何讲好中国的故事”。会上,多位著名编剧和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探讨了如何对文学作品进行影视化创作、平台与编剧如何实现合作共赢等多个备受行业关注的热门话题。
7.2023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电影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深圳举办
6月8日,2023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举办电影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论坛上,各位电影创作者、专家学者、电影企业负责人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研究经验,从不同视角展开分享与交流,为电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中宣部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在论坛上致辞,提出要从做好内容生产、做大做强市场、推动科技赋能、推动高水平开放、做好公共服务五个方面促进中国电影业高质量发展。
《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导演、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郭帆在论坛上表示,将再接再厉,注重作品的海外宣发,加强与海外同仁的互动联系,还在采访中点赞“广东制造”,为《流浪地球》系列电影拍摄提供了非常大的技术保障跟支持;演员张颂文提到,演员生活的时代和国家就是作为演员的财富,他一直很感谢广东这片土壤给他带来的营养,还表示,五千年的文明传承和现代化发展,就是中国演员的自信和底气,“中国演员不惧怕在同一个舞台上跟全球演员比拼。”
专题观察
1.《变形金刚》的赚钱能力,到底有多强?
6月9日,《变形金刚》系列最新续集电影《超能勇士崛起》中美同步上映。自上一部《大黄蜂》(2019年)上映以来,该系列阔别国内观众近四年之久。2007年至2019年,6部《变形金刚》真人电影共在国内揽下64亿元人民币,且三次斩获年度票房冠军。当该系列在北美地区口碑和票房日渐下滑的时候,中国依旧是派拉蒙公司最重视和寄予希望的海外市场。而且,《变形金刚》的商业版图,远不止这6部真人版电影,南都记者在本专题报道中梳理了《变形金刚》自上世纪80年代起在中国的商业布局。
2.综艺疲惫期,去娱乐化综艺如何突围?
近年,综艺领域的疲软问题愈发严重,即便品类持续增长,各平台持续想方设法创新,但同质化、模式化问题依旧突出,凹人设、话题炒作的传统方式观众也不再买账,综艺究竟该何去何从?近日,南都记者对话《这样的你》(更名前为《送一百位女孩回家》第六季)节目主理人、作家丁丁张,通过该节目的制作思路,试图对当下综艺领域的瓶颈进行探讨。
3.上影节观察:回归热闹,更在科技与融合上突破
2023年,诞生30周年的上影节除了恢复以往的热闹场面以外,还出现了更多指向未来的新鲜议题:技术革新与文化融合。南都记者走访了影迷与业内人士,全面梳理、总结了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回归与超越。
4.《白蛇传·情》拿奖,粤剧破圈越来越有戏
一路走来,粤剧一直在破圈前行,它的探索远不止于一部《白蛇传·情》,“粤剧+电影”只是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小段,“粤剧+互联网”“粤剧+文化”“粤剧+粤曲”等各类型源源不断……破圈由来已久,它让粤剧的多元广袤更加凸显,也让粤剧文化更加生动鲜活。
5.湾区文艺新生态:创意戏剧与音乐节
本月,南都记者继续挖掘湾区文艺新生态。在第33届澳门艺术节中,《我想行开吓……》是极为特别的节目,演出时间在深夜、演出舞台是澳门旅游塔,而观众席则被安置于一部小小的电梯内。南都记者采访了这一创意作品的幕后团队以及多位澳门戏剧的工作者、观察者,从他们的解读中,我们得以一窥疫情之后,澳门乃至大湾区文艺新生态的一角。
此外,还有时隔四年后回归的“明天音乐节”,除了有让乐迷惊叹的演出,还开展了专题讲座和纪录片放映,并与园区同期主办的T街创意市集联动,呈现特别板块“明天音乐唱片市集”,以多元维度诠释“明天”富有前瞻性与创造力的精神内核。策划人阿飞在接受南都专访时表示,“明天音乐节”是团队必需的表达,首先满足自己的口味,在这个前提下找到同类。
5.“素人偶像”时代来临了吗?
2023年,从《创造营2021》出道、被视作“内娱最后一支限定团”的INTO1限定期满,正式解散。这似乎在宣告内娱“选秀偶像”时代的终结。而与此同时,一支大学生自制团体走进了大众视野。与近年来我们熟悉的那套“造星”叙事不同,这支团体主打“野生感”和“纯素人”。
人物访谈
出品:南都娱乐
策划:贺蓓
统筹:林帆
文字:朱雯怡
海报:李蓓
编辑:林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