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三线精神!中山新一批技术骨干支援六枝特区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中山
原创2023-09-06 11:46

南都讯 记者刘贤沛 通讯员袁旺 近日,在中山市东区组团8名技术骨干到达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后,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六盘水六枝特区工作小组在六枝记忆·三线建设博物馆举行主题为“学三线精神,助力乡村振兴”的团建活动,帮助他们更好了解六枝历史、融入六枝生活,推动东西部协助。

图片

主动请缨留下来 三乡高级教师再次支教

六枝特区是因三线建设而生的城市。六枝记忆·三线建设博物馆是中国首个建设在原工业遗址上的综合型博物馆,馆内收藏“三线建设”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历史文献、图片,弘扬“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学三线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团建活动,让8名技术骨干了解六枝特区历史,了解三线建设。

图片

“舍不得六枝特区第十一小学的孩子们,所以我又选择第二次支教。”来自三乡镇载德小学的优秀教师冯淑荣在参观六枝记忆·三线建设博物馆后感叹地说,“每一次参观六枝特区三线建设博物馆,都被里面的陈列深深感动,老一辈三线建设者做出的努力使我深受震撼。在六枝特区一年多的工作和生活,我爱这里,也爱这里的孩子。我将会秉承三线精神,用爱来奉献力量。”

冯淑荣是小学数学高级教师。2022年8月,她奔赴六枝特区第十一小学支教,被聘为该校副校长,并成了全校数学教师的“传帮带”引路人。在支教结束后,冯淑荣得知六枝特区仍需要支教老师,主动请缨留下来,希望发挥力量帮助该校数学师资团队成长,为当地培养骨干教师。

来自坦洲七村小学的教导主任叶秋玲,被聘任六枝特区第十一中学副校长。19640顶金色矿工帽、镜面水池、运煤廊桥……她被六枝记忆·三线建设博物馆的陈列所感动,并表示把六枝特区当作第二故乡,将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自身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为六枝特区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线精神聚力 谱写东西部协作新篇章

据了解,根据六枝特区的需求,中山市东区组团派出8名技术骨干支援六枝特区。他们来自三乡、坦洲、东区、石岐、板芙、神湾、五桂山、南头等镇街,具有高级、副高级、中级等职称,是教育、医疗、农业方面的优秀人才,将在六枝特区进行支医、支教、支农,开展乡村振兴方面工作。

“团建目的是希望新一批支援六枝特区技术骨干,沿着老一辈的足迹前行,为这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工作小组组长、六枝特区党委常委、政府副区长杨定起表示,“三线历史”是六枝特区的根,“三线建设”是六枝特区的魂,在六枝记忆·三线建设博物馆举办“学三线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团建活动,对他们融入六枝特区具有重要意义,“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千里迢迢从中山来到六枝特区工作,这与三线精神是契合的。希望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发扬三线精神,高质量完成东西部协作各项工作任务,谱写东西部协作新篇章。”

编辑:刘贤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